第10部分 (第1/4页)

想完了,又有点担心陆以尧会不会注意到他的眼神。

当时的他,绝对是纯洁的敬佩和心疼。

但是现在……他好像没办法那么问心无愧了。

陆以尧:“以前念中学的时候参加童子军,这些都是必备技能,后来念了大学,偶尔也会和朋友出去露营,比旅游省钱嘛。”

冉霖:“哦对,你在国外念的书。”

冉霖:“露营的时候遇见过熊吗?”

陆以尧:“……”

陆以尧:“你是认真的吗?”

冉霖:“当然是开玩笑。”

陆以尧:“……”

后期os——【如果认真也是一种错误,那我改掉好了!】

冉霖爱死了懵逼的陆以尧。

谁让他天然撩的,撩得自己忽上忽下,这种万恶的直男撩就应该多生无可恋几次!

日落月升,星光满天,海浪拍岸,夜风清凉。

夏新然被悄悄叫走,剩下四个人也在

第28章

【我当时真的只是随口一问; 谁知道你的粉丝对你爱得这么深……】

冉霖把这条不负责任的评论回过去,仿佛能看见陆以尧的白眼。

陆以尧从来不会真的翻白眼; 可能是觉得这种行为对别人不够尊重,但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的白眼翻在心里,而且笑容越是不失礼貌,心里的白眼指数越高。

出乎意料; 陆以尧没有揶揄回来; 而是很快回了一段简短语音:“看节目了?”

冉霖怔住,想了下; 才明白过来; 陆以尧八成以为他在第一期被喷之后,玻璃心到连节目和微博一起戒了呢。

【嗯,看了。】

“最近两期都还不错,虽然收视大爆的可能性不太高,但口碑应该会低开高走。”

陆以尧的语气很客观; 但冉霖听出来了,其实这话依然是开解他呢。

那人以为自己还沉浸在第一期负面口碑的困扰里,所以发截图也好,聊口碑逆袭也好,都是为了让他心情明朗。

干嘛非要管人家弯不弯。

单是做朋友; 这人已经百里挑一了。

冉霖压下心底翻腾起来的热度,也认真回复——【你都说口碑会低开高走了,那收视肯定也会跟着逆袭的。】

如果说他在意的是口碑; 那陆以尧和他的团队在意的一定就是收视,毕竟这是陆以尧的综艺首秀,爆不起来,后面的综艺路就会比较难走。眼下综艺已经成为圈粉和涨人气的利器,相比好口碑的作品,综艺的难度更低,见效更快,几乎每一个自带流量的小生或者小花,身上都至少要有一个足够热度的综艺压阵。

“收视有收视的规律,目前看,爆的可能性不大。”陆以尧的声音里倒听不出太多遗憾,反而有种客观分析员的态度。

冉霖来了求学精神——【怎么讲?】

“这个节目已经播完三期,收视基本恒定,也就是说第一期的恶评和第三期的好评,都没有对收视带来实质意义上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始至终这个节目的收视主体都是粉丝。第一期效果不好,路人离开,但粉丝出于对偶像的喜欢,仍会坚持观望,第二期口碑上扬,按理说粉丝更加稳固,之前流失的老路人也应该回来,更别说还应该有新入坑的路人,但第三期收视波动仍然不大,那就说明路人的比例在观众主体中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真正影响这档节目收视率的,从来都不是效果和口碑,而是粉丝的黏着度。”

【如果未来某一期效果出奇地好,有了爆点,收视率激增也不是不可能吧。】

“这个通告我们都只签了一季,一共八期,播出三期,录完五期,我没发现有能真正大爆的地方,即便有,也是在后三期,但对于一个八期节目,后三期才爆的红利只能留给第二季。”

陆以尧条理清晰,论据充足,冉霖被说服了。

但他还是很纠结——【要不是你发的语音,我真的会以为我在和经纪人对话'汗'】

等了一会儿,微信那头才发来回复,陆以尧的声音已经带上笑意:“好吧我承认,相比艺术追求,我确实对研究行业规律更感兴趣。不过话说回来,你不觉得在一片乱象之中拨开表层看本质,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吗?”

【众人皆醉你独醒?】

“我喜欢这个比喻。”

……自恋患者都喜欢!

冉霖承认,陆以尧大部分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