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3/4页)

不断,上下交困,每天都在忧患祸乱。这时轻率的追求富强,只不过浪费金钱。……船坚炮利(“兵事”)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中国之大患,在于士大夫没有见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曾把郭嵩焘的各种报告,汇集出版,我们所引的不过其中一小片断,但可看出他的真知灼见。然而,他的真知灼见不但不能在当时引起正面反应,反而被全国沸腾的士大夫阶层的卫道舆论,痛诋他是数典忘祖的汉奸卖国贼。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戴上这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出场。

十四 第二次保卫朝鲜

第七、第八世纪二百年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日本,使日本跟在朝鲜之后,成为世界上采用中国文字为本国文字的两个国家。十三世纪时,中国跟日本同时受到蒙古帝国的侵略,中国被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政府统治,而日本靠台风的帮助,幸免于难。

十七世纪一六三五年,日本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德川家光下令驱逐所有的外国人,禁止日本人出国,在国外的日本人也不准返回日本,只允许中国和荷兰少数商船到长崎贸易。这是著名的锁国令,日本像一个塞着瓶口的瓶子,跟外界隔绝。

日本锁国二百一十九年,本世纪(十九)一八五三年,即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江苏南京)的那一年,美国海军的一个舰队。在舰队司令培理的率领下,来中国保护美国侨民。在航行中途,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闯进日本的东京湾(江户湾),要求日本同意通商,培理送两幅白旗给日本官员,告诉他们作为战败时投降之用,又告诉他们说,今年不能久留,明年当再度来此。日本全国在惊恐中等到了明年(一八五四),培理果然如约光临,日本没有抵抗就告屈服,跟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锁国时代结束,门户大开。但最大的影响发生在八年后的一八六二年,日本杀死了一个英国人,英国军舰炮轰鹿儿岛。日本跟中国一样,受到巨舰大炮的刺激,决心发奋图强。

五年后(一八六七),即太平天国灭亡之后第三年,以及阿古柏在新疆称可汗的那一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下令变法,这就是历史上使全世界叹为奇迹的“明治维新”,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德川庆喜,把统治大权奉还给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把首都从京都迁到靠海的江户,改名东京,跟七世纪六四六年“大化革新”全盘吸收中国文化一样,明治维新则是全盘吸收西洋文化——从生活方式到意识形态。只短短数年,日本就从荒陋落后状态之中,一跃而成为一个完全新面貌的现代化的年轻国家。

——纪元前四世纪中国大黄金时代中,秦国变法成功,是人类最大的魔术。本世纪(十九)日本也变法成功,应该是人类第二次最大的魔术。日本人创下的这个使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的改变,各国学者都试图发掘出其中奥秘的原因,却得不到一致的结论。

日本一旦崛起,立即向外侵略。

一八七一年,琉球王国的船只在台湾海面沉没,船民在登上台湾岛时,其中五十余人被岛上牡丹社(台湾屏东牡丹乡)的土著杀害。这件事跟日本无关,但日本认为有关。一八七四年,日本新建立的、连运输舰都没有、还得租用美国轮船供应补给品的舰队,开到台湾,屠杀人民,焚烧村落。清政府不得不赔偿白银五十万两,日军才饱载而归。这件事距日本明治维新只不过第八年,便如此迫不及待地使它的邻居流血,一方面显示日本变法效果之大和成长之迅速,一方面也显示日本器小易盈。

——日本不久就禁止琉球国王尚泰向中国进贡,尚泰派出密使到北京乞援,但清政府对这个孤悬海外的藩属,已无力保护。七十年代最后一年(一八七九),日本把尚泰掳到东京,改琉球王国为冲绳县,琉球遂亡。

台湾事件,使日本发现侵略妙不可言,像一个强盗发现劫掠妙不可言一样,他可以用最少的代价,得到最丰富的报酬。日本的下一个劫掠目标,立即转到三百年前碰过钉子的古老王国朝鲜身上。

攻击台湾的次年(一八七五),日本舰队闯入朝鲜首都汉城所面临的江华湾,小艇更深入汉江测量水道。朝鲜炮台发炮阻止,日本舰队攻陷炮台,这跟西洋对付中国的手段一模一样。朝鲜只好答应日本的条件,签订下列要点的《江华条约》:

一 日本承认朝鲜是独立国家。

二 日本在朝鲜享有领事裁判权。

三 朝鲜开放两个港口(元山、仁川)通商。

朝鲜把条约的内容和签约经过,报告中国,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