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页)

“你们应该把军粮送到储运站呀。”

指导员问:“这不是贾家屯吗?”

岗哨说:“你们早过了贾家屯啦,往回走吧!”

父亲大怒,骂道:“混蛋,我们快累死了,你还让我们推回去。”

岗哨说:“你这老乡,怎么张口骂人呢?”

父亲说:“骂你怎么啦,我还要揍你呢!我们千里迢迢从山东把粮食推来,你敢让我推回去!”

父亲抽出驴尾巴就要往前冲,几个岗哨哗啦啦推上子弹,厉声喊:“站住,再走就开枪啦!”

指导员一把拉住父亲,低声说:“不要胡闹!”

这时,几个骑马的人从村子中跑来,马蹄得得,说明村里街道平坦而坚硬。一个骑马的人问道:“怎么回事?”

岗哨向骑马的人汇报:“报告首长,有一个从山东来的民夫连,走过了军粮储运站。”

几个骑马的人从马上跳下来,走到父亲和指导员面前,问道:“谁是领导?”

指导员跨上去,一个立正,说:“报告首长,我是渤海民工团第三连指导员!”

首长问:“车上运了什么粮食?”

指导员说:“六万斤小米,颗粒无损!”

首长说:“好啊!山东人民好样的!刘参谋,你回去找一个向导,把他们带到军粮储运站去。”

首长握了握指导员的手。

父亲愤怒地说:“你这首长不够意思,我们一路拼命,饿得半死也没动一粒军粮,都说见了解放军吃顿饱饭,可你连口水也不让我们喝就要赶我们走!”

首长怔了怔,问:“你们还没吃饭?”

父亲说:“我们三天没吃饭啦!”

首长道:“刘参谋,带民夫同志们到村里去,赶快让炊事班搞饭吃!”

父亲说:“这才像个首长样子!”

那首长笑着说:“小伙子,你好大的胆子!”

父亲说:“不是我吹牛,首长,十四岁时我就打死过日本鬼子一个少将。”

指导员说:“豆官,不要放肆!”

那首长说:“哟,不简单!刘参谋,带他们进村!小伙子,明天我找你问话。”

()好看的txt电子书

首长跨上马,向火光闪烁的地方驰去。

红耳朵(1)

几十年前,我们巴山镇曾出过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我初懂事时就听老人们说过;后来在政协的文史资料上,又看到过好几篇关于这个人的文章。这个人究竟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还是个精神病人,那些写文章的人也说不清楚。

1 王十千,诨名:红耳朵、王疯汉、王神仙。他生着两只像小蒲扇一样的招风大耳,这是他最有名的生理特征。我认为这对耳朵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一切不被常人理解的行为都与这两扇大耳有关,这是我在王十千研究中的独到见解。我的观点在“王十千讨论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赞同者少,反对者多,但无论赞同者还是反对者都被我的观点新鲜了一下子。

王十千七岁那年的初春,镇上王家祠堂前的大槐树下,来了一个牵着一匹单峰骆驼的相面先生。许多闲人正坐在墙根晒太阳、抓虱子,相面先生手中铜铃清脆,立即把闲人招过去。正在闲人堆里厮混的王十千也跟着过去,他抽着两条黄鼻涕,蓬着一头刺猬毛,穿着破棉袄,趿拉着破草鞋,挤进里圈,与相面先生对着面。

他应该闻到了骆驼嘴里喷出的腐草味儿,相面先生的鹰钩鼻、元宝嘴,犹如两柄尖刀,插在他的记忆中。

闲人们腰里无钱,围上来是为了看热闹,并不是要相面。内中有一个叫孟中宝的,嘴尖舌怪,以刁钻刻薄闻名乡闾,此时自然不甘寂寞。他与相面先生搭上话,说:“先生给我相相,相对了我给你钱,相不对你给我钱,各位乡邻作证。”相面先生扫了孟中宝一眼,撇撇嘴说:“本该出将入相,却成了地痞流氓。”孟中宝一撸袖子,怒道:“我是堂堂君子,怎是地痞流氓?!”相面先生笑嘻嘻地说:“皆因一笔风流账,官运财运俱消亡。坑蒙拐骗全在行,你不流氓谁流氓。”相面先生几句话,把众人说愣了也说乐了,原来这孟中宝早年在军阀队伍里当过副官,因为勾上了上司的姨太太,险些丢了小命,幸亏有朋友帮助,才逃回家乡。他黄着脸说:“放你娘花椒麻辣屁,老子今日手懒,要不定宰了你的骆驼抠了你的眼!”言罢,悻悻地溜了。

众人都感到相面先生道行不小,七嘴八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