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一时间歌声、曲声横跨长安街东西两头,在**44公顷的土地上,慷慨激昂的回荡着!

嗡——

众人大脑心灵又一次受到歌声冲击。相视中,不约而同的迈步走出休息室。

随着他们走上**城楼。耳中歌声与激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万观众,以及远处参阅方阵、十万游行群众齐唱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白玉柱……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

收音……

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观众,此刻都压制着激动,期待着有人喊出第一声!期待着掌声响起来!期待着国歌奏响!

而在‘事发地’d4观礼区,数百观众更是脸色通红,手脚都在颤抖。

葛奶奶和孙女现在已经忘了流泪。两手紧握的看着喘着呼吸。

再看领歌的赵雪君,红着脸都不敢向四周看一眼。因为郑澜、周扬、董鑫以及几十双眼睛都在盯着她。

张凡含笑耳语道:“我为你骄傲。”话落,打破安静的空间带头鼓掌!

哗,掌声如同大浪般瞬间扩散开!

有人压着不住心中,情绪激昂的大喊道:“祖国万岁,向先烈致敬!”随之万人响应,齐声大喊:“祖国万岁,向先烈致敬——”

哄!响亮的掌声、呐喊,通过电视信号和网络数据传递到千家万户,直入亿万华夏观众和海外华人耳中!

民族情绪与爱国情绪,在这一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之前央视一个月的筹备和宣传,也不及此刻一秒钟创造的爱国共鸣感……

……

央视电台直播室。

男主持岩松红着眼圈深处一口气,舒畅道:“可能这句‘祖国万岁,向先烈致敬’就是现在每一位华夏人,最想听到的一句话。”

“也是告慰先烈、乃至今天这个60周年国庆最好、让人听着最舒心的一句。或者说是全球华人一句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呐喊!”

“60年了,华夏能成长到今天,实在不易。”

“抱歉,我现在情绪有些激动。不过我想此刻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的网友和观众朋友们,也跟我一样激动吧?”

女主持接话道:“不错,这场没有排演的《十送红军》,却是我听到最一致的歌声!直到现在,我大脑中依然还回荡着刚才的合唱。”

“嗯。”主持人岩松道:“好,现在时间接近10点,我们暂时先把激动和疑惑放下,让我们迎来大家最期待的阅兵开场。”

“关于刚刚镜头里出现的‘老奶奶’和她手中‘老先生遗像’,我们会在阅兵结束后进行跟进报道。相信在这背后,还有更深的、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有刚刚那一幕,4万人合唱的《十送红军》。”

“好,就到这里……”

直播间,画面切断。

总书记和总理等出现在镜头前,随着上午10点准时来临!

2009年10月1日,《华夏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总理宣告中正式开始!这也是华夏迈入21世纪后,第一次举行阅兵仪式!

接下来,鸣60响礼炮,国旗班护卫着五星红旗,步行169来到国旗旗杆前。

整齐的收枪和立正动作,再次引起现场激动的情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迎接心中期待的升国旗、奏国歌!

漫长的5秒过后,司仪提起嘹亮的声音道:“请起立……升华夏五星红旗,奏华夏国歌。”

哗,四万观众齐刷刷站起来。

经过刚才的大合唱,众人内心似乎都有一根无形的线相互牵连。默契程度,让到场参加阅兵、直播的外国记者和嘉宾都看傻了眼……

……

**摄影区一角。

美国n记者斯密斯。乔治和同事呆看着四周,隐隐感觉到什么,但却说不出来。惊讶、震撼、激动等情绪都堵在嗓子眼内。

“不是开玩笑吧?托尼,你觉得以后要是我们跟华夏发生战争,能赢吗?”

“我想我们会被华夏人痛扁一顿。太让人震撼了乔治,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是的,我现在认为拿破仑说的很对:‘……,当这头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