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 (第2/4页)

朝天地干着活,夏三叔已经将大灶垒起来了。

自从他们在临水镇上摆摊,夏老太太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大块地方,都是咱家的?”夏老太太问夏至。

夏二叔的摊子和夏三叔的摊子连在一起,确实是快不小的地方。

“都是。”夏至笑着点头,然后就给夏老太太指出来羊汤的摊子要摆在哪里。羊汤的摊子不用另外站摊位,到时候就摆在夏二叔和夏三叔的摊子中间。

“到时候招幌就摆在这,跟炸薯条的招幌并排放着……”夏至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大家自然都没什么意见。

她们看了一会,夏老爷子就放下手中的活计都过来:“看看就回去吧,冬冷寒天,这里还土土活活的……你们在这也帮不上啥忙……”

“爷,我们一会买好了东西就回去。我哥今天就跟着我们了。”夏至就说。

“行。”

夏至又去看夏三叔垒的灶。“三叔,这得多大的锅呀?”

“最大号的,你跟卖锅的说最大号的就行。”夏三叔手里不停,笑着回答夏至。

“好咧。”夏至点头。

陪着夏老太太在摊子上看过了,之后她们又坐车往临水镇街里来。夏至跟夏老太太商量了,她们还需要额外置办些桌子板凳,另外粗瓷大碗也得买一些……这么算下来,也是需要一些本钱的。

“……锅咱买最大号的,碗咱就买最结实的那种……”

“好,好。”夏老太太出门来,心情也是非常好。

今天虽然有不少的东西要采买,但是难得夏老太太出来一趟,夏至自然领着她将邻水这街里一些大店铺都逛了逛。

夏老太太高兴,腊月和陈杏儿也觉得今天来着了,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还和夏老太太一起帮夏至出主意。

“四姐,那我也上摊子上来帮忙行不?”陈杏儿还跟夏至商量。

“你姑和你姑父肯定不答应。”夏至就说。

“我跟我姑和我姑父说呗。那我也不是啥千金大小姐,我也不是客。我不要工钱,我就乐意来帮忙。”陈杏儿几乎是在央告夏至了。

夏至笑:“你跟你姑和你姑父说好了,我这肯定没问题。你来帮忙,在你姑那也好,在我这也行,都有你一份工钱。”

“好啊,好啊。”腊月就先替陈杏儿叫好。两个小姑娘交头接耳地,商量着要怎么才能说服夏三叔和夏三婶。

夏至买足了调料,又看好了锅和碗,付了钱之后都让店里的活计给搬到集市上去,然后她又进粮店买麦子面。

夏老太太不解:“咱家的面够吃了,十六你还买这麦子面干啥?”

“奶,咱也不能光卖羊汤。”羊汤喝了暖身,但不管饱。可要是有想吃饱的客人呢,她们得考虑到这个需求。

所谓的货不全不赚钱,夏至的意思,到时候还要卖饼子。饼子就羊汤,又暖身又能吃饱。

“……那些有钱的要吃的精细的,人家肯定到馆子里去吃去了。到咱这的,应该都没那么讲究,咱这饼子也不做细白面的,咱做就做粗麦子面的,再弄点更便宜的三合面,奶,你烙的饼子多好吃啊,肯定比他们别人的卖的都好……”

夏至还告诉夏老太太,其实每到集市上,就有老太太小媳妇的提着篮子出来卖馒头、卖饼子,都是自家烙的、蒸的,在集市上卖一圈,给家里添些零用钱。

“咱还可以煮俩鸡蛋卖……”夏至越说,主意越多。家里还有些便宜的红茶砖,到时候煮一锅茶叶蛋来卖也不错呀。

“好,好。”夏老太太笑着连连点头,“咱家里还腌着好些咸菜,到时候也切点儿来,不卖钱,白送给大家伙,添个盐晶儿……”

“我奶这个想法好。”夏至立刻笑着捧场。

祖孙几个逛的开心,聊的高兴,最后又回到集市上。夏老爷子他们的活计也到了收尾的阶段了。夏老爷子的意思,就让夏老太太领着夏至她们先回去,准备好饭菜,他们回家就能吃饭了。

“多炒俩菜。”夏老爷子大声地嘱咐,钱大郎和钱二郎今天都来帮工了,哥俩干活都挺~实在,夏老爷子心里高兴。

“哎。”夏老太太痛快地答应。

然后,夏老爷子就看到了车上的面袋子。

“这是买的啥,咋还买麦子面了?”

“十六买的。”夏老太太就替夏至把要烙饼卖的事跟夏老爷子说了。

夏老爷子心里说就知道夏至能张罗,他也没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