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2/4页)

的济南战役里,此人同样表现出来了非凡的正面攻坚战能力,连续数次正面突破了敌军的防线,进而奠定胜局。

当然了,有人也许会说这都是师长徐邦杰的功劳,但是时任第十九旅旅长的任存高才是这一系列战事的前线指挥官。

有着这诸多功劳,才能够让他超越奉军了诸多少‘将们,和顾蓝玉同时晋升为师长,一个担任第三师师长,一个担任第十师师长。

而苏北战役前期,第十师顺利拿下邳州、海州、沐阳等一系列重要战略要点后,赵东云为了表彰他,特地晋升为陆军中‘将,并授予勋四位。如此算是把中‘将师长的名头给坐实了,不用和其他几个师长们一样盯着个少‘将加中‘将衔。

也是今年入关作战后,既顾蓝玉后第二位晋升陆军中‘将的高级将领。

纵观奉军的几个师长中,第一师师长卢永祥、第九师师长林永权、第三师师长顾蓝玉、第十师师长任存高这四个人都是陆军中‘将,而剩下的几个包括第八师师长何宗莲、第十一师师长曹锟,第十三师师长刘廷贵都是陆军少‘将加上‘将衔,至于第十四师和第十五师,这两个师还没正式成军呢,暂时还没有师长。

至于其他的混成旅旅长,有些则是陆军少‘将,而少数几个资格深或者有其他特殊因素的则是陆军少‘将加中‘将,比如第一混成旅旅长鲍贵卿,他本来是陆军少‘将,但是主动投诚赵东云后就是授予了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另外还有第七混成旅李纯,他因为在唐山战役前期以区区一旅兵力顶住了直军两万多人的进攻,因此也是生了一级,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至于其他的几个混成旅长则是和其他步兵旅旅长以及统帅部各处处长、各军参谋长们一样,清一色都是陆军少‘将。

所以其实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奉军里的加衔制度应用范围是有些固定的,那就是只限于在混成旅旅长、步兵师师长以及军长这三种职位上,而其他的基本上很少出现加衔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阵亡后追授,入关作战以来已经有不少上校级别的军官阵亡后被追授陆军上校加少‘将衔。

而有意思的是,除了追授外,奉军还没有出现过对现役军官授予陆军上校加少‘将衔,这个军衔目前来说只用来阵亡后追授,而且这个加衔也是最低级别的加衔,因为奉军不对现役校官进行加衔,而中校、少校级别的军官阵亡后一般也直接追授上校和中校,不会出现陆军中校加上校的情况。

笼统来说,目前的奉军军衔制度还是比较特殊的,以西方军衔为基调,但是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加衔制度,但是又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和西方国家、日‘本乃至历史上的北洋,民国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身为奉军里三大主力师的师长,奉军里少数几个最具有实权的中‘将,任存高享受着超然地位的同时也承担着外人所不知的庞大压力。

宿迁久攻不下,不仅仅军部的徐邦杰多次来电询问,就连统帅部那边也是多次来电询问,更关键的是就连总统府秘书处也是发来了赵东云的慰问电报。

表面上这些都是询问或者慰问电报,但是任存高却是非常明白,这是上峰对第十师久攻不下宿迁已经开始感到不满,在催促着他尽快拿下宿迁呢!

面临着上峰,尤其是赵东云的亲自压力,任存高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他必须尽快的拿下宿迁,然后配合第一混成旅继续向西推进,以彻底切断徐州敌军和南方敌军的联系。

要不然的话,一个作战不利的处分自己就得背在身上,一旦给赵东云落下作战不力的印象,那么以后也就别指望着能够和徐邦杰,孟恩远他们一样成为一军统帅,建功立业了。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该怎么拿下宿迁?

单凭他手中的一万五千不到的兵力,如何突破敌军总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的防线,进而拿下宿迁呢?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冲锋

为了摆脱目前的战略僵局,在宿迁——清江浦一线受阻长达十天之久的第十师更改了之前的战术,在该师参谋长苏康云的建议下,第十师师长任存高抽调了原本用于清江浦、桃源县一线的第十九旅主力部队,只在上述两地留下区区各一个营用以监视防备上述两地皖军的动向,然后第十九旅中的主力,包括四个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迅速转移到了宿迁。

而到了十月二十四号的时候,第十师已经在宿迁城外汇集了绝大部分步兵以及全数火炮部队,总兵力高达一万两千余人。

集中了兵力后的任存高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