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2/4页)

解散啦,他们所谓的地震仪只能在地震生以后通过波来检测地震的强度和大小,可这有什么用,现在网络媒体这么达,等他们推算出地震的强度的时候,网络上关于地震的报告早已经铺天盖地了,人们凭经验也能大概推算出地震的强度,就算推算得不准又有什么关系,房子已经倒了,财产已经没了,人已经死了。7级和8级无非是个数字而已。”

我擦,这位兄台相当有性格啊,留着道士李某某的胡须,一副世外高人的打扮,说起话来可是相当犀利啊。明知道宋老是中科院的院士,还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打击同行,难道遇到愤青了?

“五年前我毕业,考上过国家公务员,分配的单位就是地震局,算是清水衙门吧,我本想做点研究,可根本就没有环境,没有条件,也没人支持,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193o年由李善邦先生建立的,随后国家建了几百个,可真都是2o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说这2o年,我们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没有丝毫的进步,无非是从算盘用上了计算机而已。”

听着这家伙侃侃而谈,宋援朝也不生气,人活七十古来稀,什么事没见过,什么样的人没见过,笑眯眯的问他,“小伙子你说地震局的都是吃干饭的,那请问你有什么想法解决地震预测问题么?据我所知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好的方法吧。”

宋老这话完全没有烟火气,可恰好能击中一些人的软肋,你抱怨可以,拿出自己的解决之道来。

“我当然有想法,我本身是学地质的,同时我在大学里自学了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分析数学,自学了力学与结构工程,还修了大气学,同时自己还对使用计算机下了苦功夫。”这家伙有些微微自傲的说道。

好家伙,这家伙是个全才人物啊,难道是第二个竺可桢不成,白阳可不认为如果没有系统帮助自己能同时修这么多东西,多半还在大学里面风花雪月,想着哪个女生吧。

顾源也有些震惊,这公司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难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成,自己的老板是个强悍的怪胎,这是公司公认的,上上周来的尹洁也算是新新人类,也就办公室小飞燕大,居然能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面前侃侃而谈的这家伙能修习这么多东西,的确有自傲的资格。

“我现地震之气,天空是会给出一些征兆的,不是网络上鼓吹的地震云,这东西根本没有科学规律,但现地震时空气的密度会变大,气晕会变粘稠,这几年的几十场地震我都研究过了,说起来还得感谢云南那个能预测地震的老人,我当时也是将信将疑,比起他来我的现的确不值一提。”

“那你为什么又来我们公司应聘呢?要知道我们公司的传统行业是IT业?”白阳有些好奇的问道,难道无限科技的名声已经传遍了科技界不成?如果真是那样倒也不错,至少以后拉拢起人才来机会就大多了。

“我这现就是靠的无线传感器,利用几厘米大小的传感器,使得他们漂浮在空气中,然后通过传感器网络来监视空气的状态。你们是IT公司,数据分析能力自然不弱。加上前不久你们不是弄出了个海水淡化专利么,我想你们对科学研究还是蛮支持的嘛。”

“那按道理,你这研究可以进行下去啊,为什么又来找我们呢?”

“我还忘了自我介绍,我叫王祥汶,”看了一眼问的顾源后,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一个传感器高达2ooo块钱,就地震局那点工资根本不够花,而且有的时候这传感器会被飞鸟之类的弄走。”

“这也正是我想问的,”白阳开口说道,“你这无线传感器的分布密度大概什么样子,而且你如何能保证这些传感器不被风吹走,不被雨淋下来?”

“比如我们吴江,差不多一百来个就够了,为了它不被雨淋下来,我自己设计了个太阳能电池板,经过我改装后,吸收一日太阳能可以维持漂浮在地面高度大概8km左右的空气中十五天。如果连续下雨过十五天那就会掉下来。”

吴江大概1万平方公里,中国96o万平方公里,去掉沙漠之类的,撑死了8oo万平方公里,吴江的造价在2o万,8oo个就是1。6亿,嘶,难怪地震局不支持他。

沉吟了一会儿,白阳问道,“就算我们公司支持你,你一个人也不够吧,全国这么多地方,每个传感器的数据你都得跟踪,你有那个精力么?”

“我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全国各地都有,这些人都是被我说服自愿帮我的。”

“是忽悠的吧,你这张嘴可是相当厉害啊。我想你可以尝试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