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2/4页)

的,可如今呢,咱大清弄洋人的东西可忒容易了,二阿哥。你不觉得其中有诈嘛…”

“是啊,瞧吧,这才几年啊,就有人大放厥词了。弄个危险兮兮的东西也敢大言不惭的说可以用来运兵,若朝廷真采纳了,那可是祸国殃民之举啊,我辈是既无言见列祖列宗,又愧对后世子孙啊…”

“皇上,此风不可长啊…臣请皇上下令封了蒸汽机作坊…”

“皇上,请遣返那些妖言惑众的洋匠人…”得。排洋运动更进一步了。

蒸汽机作坊敦庆帝肯定是不会封的,洋匠人肯定也是不会赶走的,那么只能处理相关责任人了,因此,早就选好的顶罪者李真便给推到了前台,“这个李真的确是太不靠谱了,做事毛毛躁躁不说,还异想天开。这样的人…”

弘丰暗暗嘘了口气,自己得卯足了劲儿的打擂台了,加油!希望雅朗能帮上忙啊…

“皇阿玛…”弘丰出列了。道,“儿臣认为,虽然此次试验失败李真负有主要责任…”

“二阿哥,此话我不敢苟同…”当了一阵哑巴的雅朗突然开腔了。

“啊?”弘丰被半路杀出的雅朗给闪了一下腰,“庄亲王的意思是?”

“此次试验失败,李真该负全部责任…”雅朗一字一顿道。

弘丰张大了嘴巴…

“蒸汽马车试验失败原本就该是李真的全责。”雅朗再度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朝中众大臣脑子里闪过了无数种可能,最后一致倾向于一结论,因爱生恨?…

这人嘛,一旦遭逢大变。性情便容易变得偏激,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咳,不过,先拿李真开刀,再慢慢将祸根连根拔起也是好事。因此众大臣也就不去考究公报私仇是否恰当了,也不去想雅朗这种性格上的改变会不会日后给大家带来诸多麻烦,皆纷纷点头附和,“庄亲王所言甚是…”“王爷说得没错…”“对,就应该严惩李真”…

杀了李真这个鸡,看后面哪只猴子还敢瞎折腾洋人的东西!…

弘暄几兄弟发完楞后,都不约而同的没动,雅朗不至于这么让人失望的吧…就算不信雅朗,也得信弘历那小子啊,弘历可没那么笨,交些不靠谱的朋友…

因此,弘暄便貌似不抱任何立场的出来问了,“那依照王爷的意思,该怎么个处罚李真啊?”先配合着让雅朗继续吧,如果苗头不对,弘丰也不是吃素的…

“不知内务府章程中是做何规定的?”雅朗问道。

“没这方面的规定。”弘丰立马接上,就说嘛,雅朗的性子再变,本性还在那的不是…“内务府大小官员任命都是依照吏部的规定,三年期满后,由吏部考核后决定是升迁、留任或降职,但是李真这种管事级别的,还真没按吏部的规定来,工作变动都是哪需要往哪儿去,干得好,就管更大的作坊,干得不好,就打发到偏僻的皇庄去,没个定数…”

弘参跟着就对敦庆帝讲了,这个弊端不好,大清各级府衙办事人员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连衙役都没例外,目前貌似效果不错,很是提升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这个改革的春风还是得朝内务府吹吹啊…

敦庆帝马上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裪郡王,叫裪郡王好好调研一下,三个月后拟定个大纲出来,内务府里的关系那可是叫一个错综复杂啊,牵扯到的利益不光涉及到众多包衣人家,还涉及到畅春园的众位太妃呢,皇后回回叽歪,敦庆帝都会问,“你愿意和众位太妃天天打擂台?”

皇后便立马退缩了,管他的,反正自己嫡亲的产业在健康运转就成,其他的,只要不太过分,就睁只眼闭只眼吧…很多看不惯的事,不是想变就能变得,得讲时机啊…

因此,这些年来,内务府都是小动,还没怎么大动过,就这样,阻力都不小呢,反正敦庆帝觉得没见到比八旗改良的阻力小多少…

没想到今儿能借机会开个头,敦庆帝心情很愉悦,看向雅朗的眼神越发的慈祥了,多好的孩子啊…一回来就促成了一件大事。

裪郡王自是苦不堪言,没想到雅朗还点名问他,“十二王爷,按内务府眼下的章程,李真该受何种处罚呢?”

“一般惯例是革职,撵到盛京的庄子去。”裪郡王很是郁闷的回道。

“如果特殊呢?”雅朗追问道。

“也可能更严,也可能开恩留任,以观后效…”裪郡王实话实说,这是众人皆知的,没必要藏着掩着。

“此事影响甚为恶劣,不能依循前列。”一御史站了出来,“臣请处以李真极刑,以儆效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