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或许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这可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现实世界的科学家所思考的问题。除非亲眼目睹,否则无存得知——我们的身体就是由无数的这种东西所组成的。”

“……是哦。”

量子的概念对我而言没什么真实感,因此我的回应当然也有点敷衍。不过七美可不会这么容易就放弃,照样口若悬河的说下去。

“波涛,你听过‘薛丁格的猫’吗?”

“……好像听过,又好像没听过。”

“简而言之,就是先准备一个按下开关之后就会释放出致命毒气的箱子,然后再放进一只

猫。你猜那只猫会怎样?”

我猜不出七美到底想说什么,犹豫了片刻之后才开口回答。

“开关被某人按下之前,猫还活着;可是一旦按下开关,猫就会被毒死吧?”

“没错,这是最普遍的答案。不过在这个实验当中,按下毒气开manf的并不是‘某人’,而是‘量子’。也就是说量子存在的情况下,开关会被按下;相反的量子不存在的话,开关就不会被按下。

可是量子是机率的存在,只能透过观测来决定是否存在。

既然开关的状态是由量子来决定的,除非透过观测,否则都是机率的问题。也就是说除非打开箱子检查,否则开关到底有没有被按下,都跟量子一样是机率的存在。同理可证,在实验者开箱检查之前,生死掌握在开关之上的那只猫的生存与死亡机率,也是同时并立的——听得懂吗?”

“呃,不是很明白。”

“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在于证明量子拥有神奇的特性。有些人认为这种特性只存在于微距世界,不适用于广距世界——也就是现实世界,基本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量子决定开关的状态、开关的状态决定猫的生死,这就代表了微距世界所发生的现象未必不会对广距世界造成影响。既然量子的特性如此,由量子所组成的我们在没有观测之前,也是处于生与死并存的状

态——这就是‘薛丁格的猫’所传达的观念。”

仔细咀嚼七美的叙述之后,我顿时吃了一惊。

“咦?可是我们确实存在呀!跟机率一点关系也没有!就算没有人看着我们,也不会凭空消失吧?”

“真的吗?”

“……你的意思是?”

“也是啦,或许连想出这个实验的薛丁格也这么认为吧?世界上不可能出现生与死的状态同时存在的猫,因此量子也不会是有无的状态同时存在的物体。

不过哥本哈根的物理学家可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既然量子是机率的存在,‘生与死的状态同时并存的猫’也只是无法以逻辑实验加以证明的结果,如果排除外在的变因、进行更精确的实验,结果还是很难说的。目前这种说法是物理学界的主流,因此薛丁格在晚年的时候舍弃了物理学者的头衔——虽然这只是非正式的传言,不过仔细想想也挺有趣的。‘薛丁格方程式’可说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教义,想不到写出这个方程式的薛丁格竟然否认量子力学的存在——”

这时我甘冒大不讳,举手打断七美长篇大论的演说。

“慢着,难道我们真的是‘机率的存在’?排除外在的变因之后,当观测者的视线不在身

上的时候,我们就会处于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的状态?”

七美耸耸肩膀,一派轻松地回答:

“天晓得。”

“天晓得……?”

“基本上没有人知道答案,只知道量子确实是机率的存在。至于为什么如此、透过怎样的过程变成如此、为什么只发生在微距的世界,截至目前为止依然找不到完美的解释。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确定’量子‘状态’——正确的说法是‘波束的收缩’——的‘观测’到底是什么。

以薛丁格的猫而言,‘观测’又是指哪一段过程?

打开箱子的人类看见猫的那一刻?眼睛所接收的影像传达到大脑的那一刻?还是就只是单纯地打开箱子的时候?或是‘猫’有所感觉的时候?万一打开‘箱子’的人被装进另一个更大的箱子呢?万一箱子的外面还有另一个观测者呢?如果另一个观测者也跟‘箱子’一起装进另一个大箱子、另一个大箱子的外面又有另一个观测者,猫的生死到底是何时被决定的?一定要等到最后的观测者‘打开箱子’之后才能决定吗?微距世界的量子是同时以‘波’与‘粒子’的状态存在的物质,由量子所组成的大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