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天都看不到他们的影子,偶尔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机群吼叫着冲向德军暴露的地面目标。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空军一直是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争夺制空权的努力仿佛与他们无关。他们的飞机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实在是差的没话说,就连老旧的双翼飞机也不肯丢掉,将就着使用的结局就是战斗力、攻击效率低下。相对的损失也是非常的多。

对于苏联空军的现状斯大林没有很好的办法,毕竟东西两线都需要很多的飞行员,他手中的兵力实在是少得可怜。根本不敷两线作战之用。前一次诺门罕之战的仇,鬼子今时即将得报!

战苏联一零三节:进攻初始

俗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能得罪一个小人,德国和鬼子在战后的表现就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在本书中斯大林对于鬼子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也是恨得牙痒痒,恨不能杀之而后快!他想起前一次诺门罕之战鬼子吃了大亏,这一次鬼子们背后有德国主子撑腰,来势汹汹所图非小,极大的牵制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远东地区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对于欧战局势的影响却也是不能小觑。精锐的西伯利亚军团早就西行到了莫斯科,相对战力低微许多的满蒙军团实在是不堪大用,教训小鬼子的任务实在是勉为其难。

“该怎么样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小鬼子呢?”斯大林一直在想着对策。这些背信弃义的家伙令人发指的背后一刀狠狠的捅到了斯大林的痛处,他紧皱眉头,抓着一直忘记了点燃的烟斗来回踱步。他实在是回天乏力,眼下兵力紧张,训练有素的部队损失的太多了,很多新招募(硬拉的)的士兵战斗力松松垮垮,比起鬼子二流陆军尚有不如,更别说面对更新装备之后的德国新军了!他想着要调动部队给鬼子狠狠的来一下子,彻底把他们的进犯之心熄灭。之后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全副身心投入到与德国人的死掐之中。现在的局势表明单单凭借苏联的力量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是美国人。只要美国人在太平洋进展顺利就能带给鬼子相当大的压力,才有可能牵制鬼子全力侵略苏联。

甚至他也曾经考虑过外忧内患之中的中国,他一直希望鬼子陆军能够“安分守己”的在这个他们传统的侵略国忙活。鬼子们鬼使神差的居然把陆军主力调动到来打苏联,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打到门口的德国人是最大的忧患,烦人的小鬼子暂且放在一边了。至少他们一时半会还打不到乌拉尔山吧?

满蒙告急!莫斯科告急!高加索补给线告急!多处紧急军情一再给斯大林心头增加重压。他早已无暇他顾,眼下唯独保住莫斯科才能向其他的事情。朱可夫在前线发来的电报清楚的表明了德国鬼子的进攻方向就是莫斯科。很多情报表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在接下来战斗任务就是攻占莫斯科。这一次德军来势浩大,莫斯科能否屹立不倒斯大林也心中没底,他这是第二次没了底气!他知道第二波海浪总是比第一波要大,德军第二次进攻莫斯科肯定要比第一次要狠得多!

调兵遣将无兵可用,陈兵布阵良将难得。斯大林的招数所剩不多,手中公认最厉害的朱可夫尚且丧师失地、惨败而归,别说其他人了!朱可夫也在暗自纳闷,古德里安一向是在正面战场上正大光明的击败对手,就算是前一次莫斯科之战他面对绵延数百里的铁桶阵也不像是今时这样灵活多变,更别说是设计“圆月弯刀”这样匪夷所思的圈套了。德军这一次的战役就像是曼施坦因加隆美尔的风格,可隆美尔远在非洲,曼施坦因在大本营领袖全局,这是毫无疑问的。难道说德军又出现了一位天才的指挥官吗?

带着疑问,朱可夫指挥了普洛特维诺防守战。他很想再一次见识到德国人的新手段,以便能够研究出更好的对敌之策。可惜小小的城镇不够资格让德军出动大部队,尽管损失惨重。其装甲部队还是摇摇晃晃的把普洛特维诺打成了一片废墟,同时德军也改进了他们的巷战方式。这一次的惨重损失说不定能避免以后战斗中造成更大的灾难。他们这一次的战役暂停难说不是在为更强大的攻势做准备。

朱可夫所虑最终变成了现实。沉寂五天之后,德国人在全线发起了进攻。一时之间面向德军的每一个阵地都遭到了猛烈地打击,就连一向善于判断德军主攻方向的朱可夫也搞不明白德国人究竟要在那里进行突击。

德军的装甲师实在是很变态!他们换装之前每个师才不过只有两个营的坦克兵,坦克总数最多也不过区区200余辆,就这还是以四号,三号这些过时的玩意儿为主力的。朱可夫知道现在的德军装甲师编制可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