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2/4页)

辈磕个头, 长辈给一分两分钱的压岁钱, 比如大年初五迎财神。

当然了, 这一切都有了更冠冕堂皇的包装,比如大年初五这一天春节假期结束, 国营市场开市, 国营商场开门, 各个单位上班等等,传统的秧歌也变成了新年文艺汇演。

70年代的文艺宣传队有多普及呢?这么说吧,笔者的老妈就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成员,六十岁退休以后又回归了组织, 是的, 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有事儿没事儿在社区舞台又唱又跳的老头老太太,当年很有可能就是文艺宣传队的一员。

是的, 三十多年后,他们又重出江湖,让我们体会到了被广场舞支配的恐惧。

在这种氛围下组织一场文艺汇演不要太容易!

更不用说当年文化活动少,有个“戏匣子”都算是小康家庭了,老百姓没事儿干,一听说哪里有演出,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们,大婶大妈们,扶老携幼倾巢而出!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夏家75年新年第一场集体活动开始了,全家除了老头老太太和未满五岁的龙凤胎之外,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蹭生产队的大马车,骑自行车(至少能运载两个大人两个孩子),11路公交车,往公社所在地乐山集结。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周围两个乡,十八个行政村,三十个自然屯的老少爷们儿们。

场面之壮观足以让有人群恐惧症的人发病!从高空向下看,跟人口密度直逼“僵尸潮”。

夏小雨和夏小红幸运地跟着老婶顾枣一起蹭到了马车,老婶在车上对两个女孩子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第一不要离开人群,第二不要去阴暗处,第三保持警惕。

别以为70年代治安有多好,公检法已经被砸烂,各种小混混无法无天以及枪支非常容易搞到。

是以许多惊世大案,都是发生在那个年代的。

夏小雨瞅了眼夏小红,心道跟着这位女魔头,要小心的是那些心怀不轨的匪徒——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立了一个巨大的FLAG。

到了乐山乡,实际上已经没有看文艺汇演的意义了,所有最佳观景地点包位不限于舞台两米之内、比较高的大树、房顶、旗杆等等已经被占满了。

但这难不住夏家人,夏小雨的老叔夏家老四夏建仁带着手下十二个民兵,负责舞台西边的治安工作,夏家人只要能挤到他跟前,就能抢到黄金站位。

前提是能挤到。

顾枣领着这对小姐妹在人群里钻来挤去的,足足用了将近一个钟头才挤到了前边,看见了夏建仁,夏建仁连忙把媳妇和两个侄女给弄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孩子呢?”

“老大跟三哥三嫂在一起呢。”顾枣四下看看,没看见三哥三嫂和自己的儿子。

“哦。”

说明一下,这个时间段离演出开始还有至少两个小时。

夏小雨则在注意观察周边,在知道有这样一次全民狂欢的集体活动之后,她立刻意识到了这是系统安排给自己的绝佳机会。

毕竟在这种情形下,能够抢占真正黄金站位的只有那些“食物链”顶层的大佬。

在舞台下面两米处的黄金位置摆着一排桌子椅子,守卫者都穿着整齐的“绿军装”,能在这个时代穿得这么“时尚”的,必定是公社里的民兵连。

而在他们不远处站着一对母女,母女两个身量相仿,都是一米六左右的个子,当妈的稍微圆润些,当闺女的稍微瘦一点,这两母女长得很白,都系着时髦的大红针织围巾,胸前戴着像章,女孩胳膊上戴着袖箍,穿着军绿的裤子,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时尚女神了。

这两母女交头接耳的说个不停,时不时的还跟旁边的人交谈,显然是社交圈的中心人物。

在一群无名NPC中,这两人的头顶上明晃晃地带着黄色的三角形,点开来:王美兰,绰号王老美,乐山公社党委书记刘全有情妇,丈夫武达,女儿武秋点开另一个三角形,站在她旁边的不意外的是她的女儿,只不过她女儿的社会关系有点复杂,情人:刘全有、郑二狗、王三胖子。

这就有点意思了。

点开了这个黄点,又出现了一个黄点,哟,原来郑二狗就在那一群守卫着椅子的民兵之中,王三胖子则在远处的房顶上站着呢,刘全有的状态则是在路上。

修罗场啊?

离她们约有二十米左右,又是另一群老娘们,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穿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带着骄矜,一副老娘就是跟你们这些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