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附近还有高压线,是个建厂的好地方。

眼瞅着前面收购站里堆积的废纸已经有上百吨,叶皓东急于把这些垃圾变成钱的想法越来越迫切。

设备安装调试一共用了半个月。确定运转正常后,厂家的人才离去。钟志敏参加了从安装到调试的整个过程,连续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钟志敏这位养尊处优惯了的国家干部累瘦了一圈儿。看的李卫东直觉得那一千五月薪给的值。

叶皓东对于设备这一块完全外行,但钟志敏带着厂家这伙人每天工作的辛苦,他是看在眼中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后勤供给,让这些人吃得好,睡得好。

这些人来了以后,叶皓东特意把他们安排在附近条件最好的选矿厂招待所住宿。吃的也是招待所规格最高的饭菜。每天晚上收工后更是好烟好酒的招待。这件事让李卫东既心疼又不解。

“咱买他们的设备,他们上门来安装是应该应分的,这几个人出来干活,食宿方面他们厂子肯定是有安排的,咱们何苦多花这份冤枉钱。”

叶皓东:“眼光要放远点,我听钟志敏跟我说起,这些设备以后运转的好坏、故障率高低,跟这次调试会有很大关系,而这些咱们哥们是不懂的,咱们在食宿上给他们提供点便利,这些人安装的时候就会给咱们细心点,各部位的零部件都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调试的时候,他们也会格外认真,等咱们正是投产了,设备少出点故障,多产点纸浆,今天花这俩钱还叫钱?”

制浆机厂来安装调试的工人走后,由钟志敏介绍来的四个技术工人也随即到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两天后,由李卫东出面,将当地的环保卫生部门,供电供水部门以及工商管理部门的头头脑脑请了几大桌。热热闹闹的喝了一顿开业酒。

叶皓东开办的第一家实业,新绿制浆厂终于正式运营了。厂名取自叶皓东在少管所,从窗外东山上看到的那抹新绿,寓意着蓬勃向上。

制浆机终于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眼瞅着一堆堆的废纸被这套大家伙吃肚子里,最后变成一桶桶雪白的纸浆,叶皓东等人心情都很激动。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总算迈的挺顺,然而各种各样的困难却远未结束。首先是销路问题,投产还不到一个月小厂子不大的院子里已经摆满了存放纸浆的大桶;废纸化为纸浆还只是变废为宝的第一步,接下来叶皓东还要想办法把它们推销出去,把花出去的资金迅速回笼,好行成个良性循环。这件事已经迫在眉睫,叶皓东必须尽快解决。

另一个困难却与当地的供电部门有关。这套设备虽然是以水力为主的,但其中有两个程序的耗电量却很大,于是当地的供电部门就找上门来,表示厂子里用电量较大,增加了线路的载荷,由于担心会影响到选矿厂的正常生产,于是决定停止供电。

第三个困难是原材料短缺造成的。一个多月以前还堆积如山的成百吨的废纸,这会早变成了相当于原质量百分之七八十的纸浆。并且,这个月里,尽管李卫东提高了废纸的价格并且加大了收购力度,但原材料不足,产能无法完全释放的供求矛盾,已日渐明显。

活动板房充当的会议室里,叶皓东手下主要人物齐聚,负责废金属回收的保利刚,负责纸浆原料回收的李卫东和制浆厂的临时厂长钟志敏都坐在那一言不发。神情中有着几许担忧。

叶皓东连日来也是愁眉不展。连续思考了几天,今天总算给他想出个章程。

叶皓东:“我知道你们最近很替我着急,咱们的事业现在遇上困难了,哪方面弄不好都有可能早早卷帘子收工,但我要说的是,这些困难算不得什么,只要筹划的好,困难也许还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说完,话音未落,三人的反应各异,李卫东是有些难以置信,保利刚却是深以为然石头落地很笃定的样子,钟志敏却是直接的不信任:“皓东,这几天我也一直琢磨这几件事,却一直没什么好办法,首先纸浆销路这一块我是毫无办法,供电部门那边我倒是可以找找老厂长,去给说说情,至于原材料的难处,卫东熟悉,你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没?”

李卫东一脸无奈:“我能有什么好办法,咱的收购价已经比别的地方每斤贵了三分,现在选矿厂地区所有的废纸都被咱一家收了,可还是不够厂子里那几台大机器吃的。”

保利刚也要说话,叶皓东却对他一摆手,笑道:“你那边的情况很好,我知道,这个月挣了八千多是吧,高兴的事儿就不必说了,咱今天重点就是解决困难,我有一个想法,你们听听可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