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他微想了一想,说道:“西铭先生,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实在是我是皇室成员,掌管一方,若是对朝政做出干涉。只怕会激怒圣上,对先生地大计产生负作用……”

张心中有些失望,可想想侯爷说的也是事实,这时却又听朱斌说道:

“不过。我心里倒有一人人选,西铭先生大可以考虑。东厂厂事李承芳李公公。最得皇上信任,西铭先生何不从其处想想办法?”

一听到李承芳的名字,张脸上顿时露出激动的神情:“此阉狗尔,张虽然失势,却依然是清白之身,焉能与此等阉狗打交道?侯爷,张虽然净重你的为人,但此事提也休提!”

朱斌忍着心中不快,耐着性子说道:“西铭先生,成大事者岂能在乎小节?你想想,究竟是我大明的江山重要,还是先生地个人名节重要?只要玉绳公能够出山,先生便是我大明的第一号功臣,到时候旁人哪里还会记得先生与李承芳之事?”

别的倒也罢了,这“大明第一功臣”却一下就打动了张。他沉吟良久,叹了口气说道:“罢、罢,为了我大明江山,今日里不得不把斯文放在一边,可恨,可恨……”

朱斌像看戏一样地看着,又与张闲聊了会,告了个罪,走进内室之中,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张银票,将它放进张手里:

“先生,我知你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为了大明社稷,你连家产都快掏空了,这里有三万两银子,就权且当成我的一点心意吧……你也知道,咱们江南军出征,用的都是自己的粮饷,这日子可也不富裕啊……”

接着银票的手直在那颤抖,看着张眼里眼泪都几乎要流下来了,忽然对着外面叫道:

“忠清,忠清!”

外面顾炎武急忙进来,就见自己地老师抹着眼睛把武英侯的大仁大德说了一遍,那顾炎武也是激动不已。

“忠清,你就留在这别走了。”张好容易平复住激动的心情,说道:“你在这,为师交给你一件重要之知,咱们复社要为侯爷立传,把侯爷的忠义之举传告天下,让我大明子民,人人都知道侯爷乃我大明第一功臣,忠臣!”

朱斌心里大喜,这可是意想不到地收获了。就靠着三万两银子,却换来了日后的大才子顾炎武为自己立传,有了张师徒地传颂,自己想不得士子之心那都不可能了。

那顾炎武也对朱斌钦佩不已,对老师的要求连声应下。又听张说道:“等书成后,我当亲自为书题名,以示我复社对侯爷的感恩之情!”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朱斌皱了皱眉头:“顾炎武,你在我这,只管放心住下,只是有一件事,我却得和你商量一下……”

“侯爷尽管请讲,哪里用得到商量二字?”顾炎武急忙说道。

“你们也都知道,金虏在关外建国,这国号就叫‘清’。”朱斌摸着下巴说道:“顾兄,你这表字,这个,这个……”

顾炎武表字忠清,听了侯爷的话恍然大悟:“侯爷,顾炎武这叫去了这字……”

(顾炎武原名绛,明亡后才改名炎武,各位读者大大不必深究。)

安顿好张师徒后,正想入睡,看到黄溪还在门外等着自己,问道:“临江,这么晚了如何还不休息?”

黄溪上前一步:“侯爷,黄溪自蒙侯爷相救,在江南这么多年,早把江南当成自己的家一般,因此,心中有几句话实在不吐不快…。。”

“说吧,我的部下,哪里有吞吞吐吐的!”

黄溪咬了咬牙,说道:“侯爷,我知道圣上对您已经有了提防之心,现在是非常时期,复社正受到朝廷打击,您在这个时候收留了张师徒,万一传到了圣上的耳朵中,你想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

朱斌一愣,还未说话,就听黄溪又说道:“我不知道您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只知道一件事情,江南省不能没有你,大明不能没有你。现在我大明百战百胜之将除侯爷外再无第二人,若是侯爷有失,您想过这大明的江山,这大明的子民了吗?”

朱斌从未见过黄溪这么说话,在他的印象中,这人始终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那么依你的看法,我当如何处置张呢?”朱斌静静地问道。

“咱们不害此人,但这人也不可在江南多留一天。”黄溪想也没想:“明日,最晚到后日,侯爷可以去金陵为借口,那张见侯爷不在了,也不会久留。若还是在这不走,请交给我来处理,我保证不会伤到他的一根毛发……”

朱斌有些感动:“临江,你对我倒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