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1/4页)

坦。可是现在,却是深深得后怕了。万一郡主真有事,他万死难推其责。

郑王跟着两人商谈这件事。因为还要等着宋洛阳的折子,所以还要晚上一天。

在十里屯子上,温婉虽然面上很舒心的样子。可是让别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在她内心里。是有着深深的遗憾的。去年这时,在庄子上。那日子过得,才真正的是逍遥如神仙。

温婉听到说,燕祁轩回到了京城里。

夏瑶点头道“淳世子爷已经回到了京城,现在还在家里养病。不过听说,现在比以前好了很多。郡主不需要担心。在江南都没事,回到京城,更不会有事了。”京城里名医汇集。燕祁轩心病去了,也确实没什么担心的。

郑王呈上了宋洛阳的折子“父皇,这是宋洛阳呈请上来的折子。这里面,详细记载着番薯种植,从下地到收获的过程”

宋洛阳因为不是官员,他的折子是没资格呈请上御案的。所以就由郑王代替帮忙呈上。

皇帝接过来看了,吩咐下面的人把户部尚书曹吟曹大人与工部尚陆展元陆大人。

“你们看看这个折子?提提意见,该怎么弄置。”两人看了折子,都瞪大了眼睛。眼里,全都是不相信。

“皇上,这,这东西,这作物亩产,亩产近千斤。还不是在良田里。这,这消息属实吗?”曹吟不大相信。最好的良田都没有这么多产出呢这怎么可能。

“亩产一千斤,还是种在山坡上,不是种在水田里?皇上,这是真的吗?”陆大人又惊又喜地问着。

“这个不会有错。他们已经研究了5年。对于土豆跟番薯的成长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我自己也去亲自看过,千真万确。”郑王面色非常平静。

两人确定消息属实,震惊得好半天没说话。温婉郡主,不声不响又做下这等大事。郡主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就得吓死人。

曹大人看皇帝面色很平和,外面没风声,心里猜测定然是皇上封锁了消息,要不然,这事也不会什么风声都没有“皇上,这作物要是推广开来,再不担心百姓会挨饿了。也不担心会出现饥荒了。”那朝廷的负担,不知道要减轻松多少。

皇帝点头:“这事交给郑王办理。户部跟工部好好协助。务必要在明年将这粮食作物在大齐全面推广开来。”

两人立即恭敬地应了。

曹尚书刚张了口,皇帝一挥手,让他们下去。曹尚书将要出口的话吞了回去。见皇帝这样,老实地跟在郑王后面。

出了养和殿,曹垠问道“王爷,郡主庄子上,一共有多少的粮食种子?”

等知道温婉郡主庄子上有一百多万的粮食种子,曹大人面露难色“王爷,要是按照市价算,朝廷得花两百万两银子购买。现在夏收的税赋还未,国库里银钱不够。王爷,你看这该如何是好。”问题是,就算赋税到了,也不回拿这么大笔钱去购置粮食种子。

郑王先是一愣,转而苦笑。父皇还真是人老成精。怪不得赶着自己去庄子上。原来是故意要让自己知道,再提议把粮食种子推广过来。父皇不好开口,推给他了,沉默了一会道“这事本王会处理。”

温婉在庄子上,过了几日舒心的日子,就听见说郑王来了。温婉奇怪了,虽然信里有说催她回去,但是她已经明确表态中秋之前会回去。这会火急火缭地过来做什么。莫非要逮她回去。

温婉出来迎接郑王,见着后面还跟了两位大臣。竟然是曹尚书跟陆尚书。郑王的性子,温婉是再了解不过,哪里是那等休闲的人。定然是有正经事了。

两位大臣这次来,一来是视查。二来要亲自询问,也好有个成算。毕竟真推广,对朝廷来说,那是一等一的大事。要这次收成好了,就得提前安排明年的种植计划。

郑王见着温婉,也没绕弯子“温婉,你庄子上的所有的作物种子,朝廷要全都买下来。分开种植。没问题,明年就得在大齐种植开来。”

温婉看着郑王,表示着,买什么。要的话,拿走就是了。温婉想也不想的话语,让曹大人跟陆大人汗颜。温婉郡主之前吝啬的名声,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朝廷如今的银钱不够,这十万两银子,你先拿着,缺的,等朝廷宽裕了,再全部给你。”郑王递给温婉递过十万两银子。

两位尚书大人暴汗。郑王还真能啊,近两百万的种子,就只给十万两银子。

郑王温和地说着“我想把番薯还有那土豆的种植方法推广出去,这样,以后就算闹出干旱等天灾,有了这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