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2/4页)

晋国公的次子继承,这样保证了嫡长子将来继承国公之位后,有个嫡出的兄弟帮助。等下一代长成时,原晋安侯降等继承继承。变成晋阳伯,又有一个晋国公的次子,等待继承晋安侯了。

如此反复。

而现在的李氏家族,的确有个晋安侯,是国公次子李谙。但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没有这个爵位。因为李谙的祖父、曾祖父儿子少,质量上也差,两位老国公综合考虑之后,不立侯爵之位。

空了两任,从李容的角度,就是上数四代了。这四代的血缘亲戚很少,不到十四个。再扩散,向上数三代,也不过五十个——多可怜啊,真正有血缘亲戚的,也就五六十个。那剩下的两千族人,血缘得多疏散了?

史悦而还接受的是前世的教育。“上数三代的直系血亲,旁系五代的血亲”,这是婚姻法不认可的男女结婚条件。换一句话说,不在这个范围内,遗传都波及不到,亲戚也不亲了。

说话的这位族老,是外三房的,恐怕是旁系十二代以外的“亲戚”,老人家一脸“家门不幸”的样子,做给谁看啊!

史悦而就不懂了,你一个外人,别人家的孩子从事什么职业,跟你什么关系?至于特特的在人家面前说,还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么?

“呵呵。您老慈眉善目的,没事多笑笑,跟你自己的儿孙玩耍,多好?我怎么样,就不牢费心了。因为我亲爷爷还在呢。”一面说,一面叫人,把这位族老的孙子孙女带过来。

史悦而在祖宅还是有些话语权的,一声吩咐,女侍不敢怠慢,急忙领了两个小孩过来,史悦而便笑着,指着两个懵懂小童道,“争取把您的亲孙子孙女养老,别‘家门不幸’就成啦!话说,您真不是故意过来看我爷爷笑话的?”

一句话说得人无言以对。

再说下去,等于跟晋国公李钦过不去了。

两位族老都铩羽而归,在场的李氏族人的眼神分明又是一变,不过不是高看,而是隐隐带着鄙薄、不屑。帝国之内的正统道德观念,毕竟是“孝道治天下”,连自家的族老都不尊敬,可见其人的品格。

甚至有人在心里道,“此人心胸狭窄、难成大器。”

李谙对史悦而失望透顶,甩手离开。

他却不知道,当日在江家婚礼上,他毫无证据就指责史悦而。也彻底伤透了女儿的心。史悦而虽然看在“原主”的份上,没有彻底反目,但父女关系也降到冰点了,可以说。就是维持表面的和睦而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祭祖开始。

所有人李氏族人,按照次序左昭右穆的站列。晋国公李钦穿着国公的蟒袍,头戴官帽,不言不语,却气势惊人。其后是嫡长子李昐,李睿紧随之后。

晋安侯已经是分支,另起一排。史悦而站在父亲身后。

祭拜三跪九叩,先有礼仪官宣读了祭祖书,在祖先的灵前火化了。然后后嗣子孙“叩首”“叩首”“叩首”……在场的两千人,不闻一丝咳嗽,叩拜起立,十分整齐,只有衣服的摩擦声。窸窣作响。

快要结束时,几位族老突然对视了一眼,迈步向前。

“孝子贤孙有话说!”

“言!”

李谙当时就颤抖了一下,强忍着回头教训女儿的心。也上前一步,“后嗣子孙李谙不孝。”

“晋安侯李谙,岂不闻‘有过改之,无过则勉’的圣人之语?偏袒、遮掩。岂是严父之道?”

李谙额头的汗津津而下,最后,终是退了一步,将史悦而的身形暴露出来。

几位族老共同发力,

“祖先有灵,后嗣子孙。弹劾嫡出一支有污门楣之女。其人奸猾,先坏‘李江’两家数百年的同盟关系,后无知妄行,竟以李氏嫡支身份,混迹梨园。实属不智、不敬!”

“我等秉承公心,弹劾此女,若改,则已。若继续任性妄为,不得再以李氏族人自居。为我李氏百年声望!祖先有灵,可见证此言!”

李震、李成都用震惊的眼神望着史悦而,被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从未有过!不,李氏的家谱中,似乎有一个人是作恶多端,最后在祭祖的时候,被众多的族人数落恶行,最后驱赶出家门。但没有想到,这种事活生生的发生在他们眼前!

更没想到,竟然针对的是李容!

李曦额头的青筋都暴了。

李昐经历得多,这会儿也忍耐不住了。他的眼神望向父亲,晋国公李钦。

李谙没有动,甚至如果站在他面前的话,会发现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