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崩坏 (第2/5页)

道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不亲自去问,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她,便再没有反悔的理由。

而且师父常说因果,自己已经与太后结下了因,那便要了却了果才行。

想到这里,他又双手合十,朝着太后行了一个佛礼:

“那小僧便去了。”

说完,他便朝着那内宫门走了过去。

这里他确实是常来,几乎可以算是熟门熟路了,见门虽然闭着,前方又有一些个士兵,但跟在皇帝身边好几个月,他对这些人并没有常人那般的惧怕,反而有些……亲切。

人小,步子也小,他很想跑过去,又想着在太后面前不可失了仪态,便还是端着,端着走,到那内宫门前还有十丈的地方,便停了下来。

他的脚边上,同样是插了一支弩箭。

再怎么心智沉稳,也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小孩儿,若说不怕,那肯定是假的,自己刚才若是走快一步,那弩箭便能直接射在自己的身上。

到了这个时候,道济才明白,为什么太后自己不愿意来了。

他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有些无助地回头看去,却见太后好似换了个人一般,适才努力出来的拧巴温柔荡然无存,反而像极了一个扮佛的修罗。

冷漠极了。

也许是第一次见到有和尚来这里的,还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孩儿,那铁甲军中的一个开口喊道:

“内宫重地,任何人不许入内,小和尚快快离去,勿要闯了祸事!”

往前一步便会丢了性命,往后一步……就是毁了诺言,不管是往前还是往后,道济都是不愿意的。

他只是站在原地,这么冷的天里,额头上竟然渗出了汗滴来。

“太后,他停下了。”

旁边宫女的话传来,韦太后又不是眼瞎,自然是瞧见了。

她最希望的是里面的人标准不统一,准小和尚进去,却不准自己进去,这样的话,到时候在自家儿子面前也算是有了说头。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那些武人把这小和尚给射死在了内宫门外,这好歹也是条人命,好歹也是九哥儿喜欢的小孩儿,自己到时候更有诉苦的理由了。

而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现在这个场面。

他们把小和尚也给拦在了外面,这样的话,反而算是照着皇帝的话儿去做了,就算是九哥儿想要苛责,也得念着他们的忠心,缚住了手脚。

“小大师,一定要帮婆婆问问,问个清楚,问个明白!”

太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道济捏着念珠的手已经惨白,他脑子里乱得厉害。

也不知挣扎了多久,小和尚才继续往前迈了一步。

只是迈了一步,后面脚还没跟上来,面前插着的就不止是一支箭了,密密麻麻的箭矢把他和前头的路给隔了起来。

阿弥陀佛……

官家说性命第一,非是小僧不帮,实在是帮不了了。

这么想着,他便转身回来,朝着太后作了一揖,小小的脸上全是大大的歉意。

韦太后彻底恢复成了自己本来的模样,她虽然面无表情,却又实实在在地,像是一个死人的脸。

道济低下头去,再不敢看她。

都说先礼后兵,韦太后虽然是婢女出身,但现在也是实实在在的太后了,而且当年母凭子贵,那个一生都没有用正眼瞧过她的徽宗皇帝,在她的九哥儿登基过后,终究还是认下了她的皇后名号。

总而言之,韦太后是个讲究人,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轻轻拍了拍巴掌,早已经在清燕殿边上等候多时的禁军,押着一群人穿过宫门,来到了这内宫的院墙外边。

这些人都被堵住了嘴,虽然一句话也没说,但道济看清楚了脸,硬生生地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爹……娘!”

按理来说,他现在仍是方外之人,不管是李茂春还是李夫人,他都该称呼一句‘施主’才是。

可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李茂春多年来积德行善,被邻里称为李善人不说,就算他是个大奸大恶之辈,佛海知道,道济终归是要与他们团聚的。

便时常与他说起他父母的事儿来,从来不肯斩断他与俗世间的这一缕联系。

毕竟才十二岁,道济被佛海教得好,从未怨恨过自己爹娘把自己送入佛门,更是如天下间所有这个年纪的小孩儿一般,对他们思念得紧。

他想了又想,终归是没有想到,和他们再见面的时候,竟然会是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