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秦颉道:“接到将军信使之后,下官不敢怠慢立刻联系贼中细作打探,今已有消息传回。此人姓马名跃,表字伯齐,凉州人氏,自称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不过暂时无从考证。另据细作提供的消息,此人似乎和黄巾贼众貌合神离,今已趁夜离开刘辟军营,随行止有俩小孩,去向不明。”

朱隽眉头一戚,低声道:“竟是名将之后,难怪厉害至此!”

秦颉眉头一转,低问道:“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朱隽神色一冷,沉声道:“我若招降之,只恐麾下诸将寒心,尤其是西凉董卓今日一战损兵折将,必然难以见容。可将此人相貌画成图像,遍贴南阳乃至荆州各郡县,张榜缉捕,一旦拿住即刻枭首示众。”

秦颉心头一跳,沉声道:“下官明白。”

只此一项决定,秦颉对朱隽的了解又多三分,论才能此人足堪称当世名将,但论野心和魄力,朱隽却绝非枭雄之才,否则当不会做此决定。

朱隽点了点头,又问道:“秦大人,宛城的事情安排得怎样了?”

秦颉道:“请将军放心,一切皆已安排妥当,相信几天之内就会有消息传来,将军只等韩忠献城来降便是。”

朱隽冷冽一笑,眸子里杀机大盛。

……

宛城南,刘辟军营。

刘辟在营中遍寻马跃不见,正着急时迎面遇见刘妍,遂问道:“小妹,见到马跃否?”

刘妍急道:“哥,我也正找他呢。”

刘辟皱紧了眉头,心忖这个马跃躲哪里去了?这节骨眼上不见人影,还真是伤脑筋啊,兄妹俩无计可施时,裴元绍慢腾腾地从辕门外走了进来,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仿佛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刘妍见了美目一亮,急切地问道:“裴大哥,你见过马跃吗?”

裴元绍沮丧地点了点头,回答道:“一个时辰前刚见过。”

“那他人在哪?”

“走了。”

“走了!?”刘妍闻言芳心狂跳,忽然想起马跃曾经对她说过,如果这次能够侥幸救下大哥刘辟性命,那他就不再欠大哥人情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要离开大哥和黄巾军了呢?想到这里刘妍越发焦急,问道,“裴大哥,那你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裴元绍叹了口气,摇头道:“不知道。”

刘辟道:“马跃小儿,忘恩负义之徒尔,枉我还曾救他性命!裴元绍,你速与我点齐五百刀盾手,前去将之捉拿回来。”

“督帅真要这么做?”裴元绍掠了刘辟一眼,幽幽地说道:“如果没有马跃,今日白龙滩一役,只怕督帅、末将还有数万黄巾将士皆已战死沙场矣。”

刘辟大怒,吼道:“裴元绍,你敢抗命?”

裴元绍神情一冷,正要说话,边上的刘妍已经急道:“哥你说什么呢,什么捉拿回来,是请回来。”

裴元绍幽幽叹了口气,说道:“马跃怕是不会回来了,他说今日已经救了督帅一命,已经两清了。”

“真是岂有此理!”

刘辟怒极,自去营中点齐兵丁,准备捉拿马跃去了,刘妍唯恐刘辟和马跃起了冲突,两人随便哪个有了损伤,都非她所愿意看到的,只得急忙跟了去。

目送刘辟兄妹的身影离去,裴元绍心中抑郁、情绪低落,连马跃这样的名将之后都离开了,黄巾军还会有希望吗?

……

次日清晨,朱隽升账召集众将议事,秦颉说起马跃底细,告知众将乃是伏波将军马援后人。

曹操听了神色一动,提议道:“将军,秦大人,马跃既是名将之后,不如使人招之来降?朝廷得此虎将襄助,破黄巾必矣!”

朱隽面无表情,秦颉闻言却是忍不住掠了曹操一眼,暗忖此人心胸宽广、目光甚远,他日必非池中之物,有机会当结交之。

曹操话音方落,袁绍就皱眉反驳道:“孟德此言差矣,此贼虽自称伏波之后却无从考证,怎可轻信?况且,若朝廷赦免马跃罪责,则各地黄巾群起而效仿,难道朝廷全部赦免吗?如果朝廷赦免了他们,待官军退后他们起而复反,则大汉江山何日始得安宁?是以,此例断不可开!”

董卓击节道:“本初所言极是,贼寇者不分男女老幼皆当诛杀殆尽、以绝后患!”

秦颉听了暗自摇头,此二人或者勇武过人,或者家世不凡,但却不过一介匹夫,终究难成大器,不如曹操雄才伟略。

曹操眉头皱紧,似心有不豫但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