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俺要为建文正名!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口最少锐减了一半,男丁更是几乎伤亡殆尽。

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军民百姓人人脸上也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入目处皆是死气沉沉的木讷与悲伤。还好有心细如发的燕王妃带领宫人拿出无数钱粮衣物出来,把各个衙门的房子腾出来收容无处可去、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看来。

但这却丝毫挽回不了逝去的生命,哪怕这些孤儿寡母受到了妥善安置与精心治疗,可失去至亲的伤痛,又岂是这些能够弥补的了的?

北平城里的军民百姓再也没有跟以前一样涌上来迎接燕王,也再也没有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燕军将士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哭泣,那些失去了亲人的燕军将士更是忍不住跪地痛哭,不少将领也是加入了哭泣的队伍里。

燕王情知大大不妙,连忙暗命道衍与纪纲等人开始宣传燕军在他的带领下是如此打败李景隆,是如何为北平的遇难者讨回公道的。锅自然要摔给李景隆,正好李景隆逃去了永平,还可以利用这一点做做文章,引起北平百姓的复仇之心为他所用。

等消息都传播得差不多了,燕王不顾严寒马上来了几场公开慰问,短短几句话就令劫后余生的军民百姓无不为之同仇敌忾、感动流泪,对比凶狠残忍的李景隆,燕王才是真正仁义之人,很快全城边都在传颂着这件事,一夜之间燕王反而收服了无数人心。

等忙完之后,燕王才有时间听朱高炽讲诉完整个守城经过,朱高炽说到最后声音都哽咽眼眶红了。

就连见惯生死的朱高煦也不禁为之深深动容,与有荣焉的感慨道:“辛苦大哥了,这一战大哥与守城军民才是真正的首功。”

众将心生惨然,当日谁都不敢接下留守北平的重任,唯有朱高炽扛下了重任,果然真的太惨烈了,所有的将领看向朱高炽的目光中流露着钦佩与尊敬。

朱高炽平静地道:“因我指挥不当,害得军民死伤惨重,还请父王降罪。”

燕王满脸欣慰地道:“炽儿你有功无过!俺欣慰得很,俺要谢谢你呀。”

“谢世子殿下舍身守城!”所有将领心悦诚服的齐声感谢。

朱高炽却悲痛的没有什么心思接受众人的感谢。不说城内家家户户都有亲人逝去,单说燕军之中,最重要的将领都死了不少。死去的如张玉、谭渊、火真等人哪一个不是看着他朱高炽长大的长辈,哪一个不是陪着他成长的亲人?

还有张信等跟他生死与共的袍泽,他们也一一死去了,朱高炽此刻除了伤感之外,只有活下来的庆幸,是以他当众请求燕王着手修建阵亡将士们的陵寝,把所有战死将士的遗骸迁过来,好方便活下来的人祭拜、凭吊。

尽管有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有些过了,耗费也不小,燕藩此时的每一分银钱都应该花在刀刃之上,但有绝大多数的将领齐心支持。

燕王虽然有些肉疼,但一想到此举也有团结军民,巩固他统治的目的,也就点头赞成。

……

就在燕军和北伐军在会战的晚上,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也离开了辽东,快速向山海关进发,这支部队乃是蒙鉴带来的华夏海军偏师和足利义兼、陈明两部以及辽东三卫整合的兵马。

这步棋金州古城布下的棋,是朱久炎玩前在收纳宝岛之后布下的,自从蒙鉴他们进驻金州后便一直保持低调,几乎没人发现,一直在等待时间。此刻蒙鉴幸运地得了辽王的兵马,自然对局势不会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一直在注意着幽燕的时局变化,同时他也在秘密训练、招募军队,辽东虽然苦寒,却是肥沃之地,人口众多,盛产粮食,这使的蒙鉴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蒙鉴也不敢大规模募兵,一是担心被朝廷御使责难,其次他的军需物资不足,即便有辽王府的赠与,但兵器盔甲之类,也无法满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这段时间蒙鉴也只招募了两万军队,连同原来的兵马,他手下才有了五万之众,这次进攻山海关,朱久炎并没有给他明确的命令,倒不是朱久炎把他给忘了,而是没有电话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时时把握时局的变化的,他也不知辽王会将兵权交接的如此果断。

当然蒙鉴此次的进攻,也不算违规,因为朱久炎在将他派往辽东的时候,就给予了他很大的自主权,何况蒙鉴在出兵之后,已经对朱久炎飞鸽传书予以了通报,规矩十足。

清晨,蒙鉴的大军抵达了宁远,他准备从这里贴着海岸走辽西走廊,天空下起了风雪,蒙鉴在陈明与足利义兼的陪同下来到了海边,视察辽西走廊周围的地形以及海上的风浪,预估接下来的天气,以便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