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合于天,而齐于人! (第2/3页)

好书推荐: 操控武侠 气冲九玄

婚的湘军将士们以及铁守手下的一些重要工匠。

其实这么做对他们双方都更好,千户以下的军官可找不到品质这么高的老婆,而宫女们放归民间之后的婚配也很难有湘军将士这么有前程的潜力股。

然后就是其他各部的问题……

上十二卫的人员整编完了之后,江南各省以及贵丨州、闽南两省,以朝廷的名义写去公文让他们归降,茹瑺、杨士奇等人仔仔细细地写了有几十份,与朱柏父子斟酌了几次,才发出去。

有朝廷的正式公文,有湘军强大兵力为威迫,那些还没有打下来的府县应该也会很快平定,这样一来,江南富庶的财赋重地就可以免遭战争破坏了。

“嗯,公文既然已经发出,茹瑺你还要尽快拟定各省布政使以及下面的佐官人员上来;杨士奇、夏原吉二人制定对各省的宣赦条款,或留用,或问罪押入京城,也要条例分明,严依律法。另外,咱打算登基前亲自见一下魏国公……”

很多地方都是刚刚归附,稍微高级一点的文武官员任命,比如说知府以上、千户以上的人事变动,朱柏父子都要亲自插手,唯恐被隐藏在朝中的反对势力给阴了。他们可不会天真的认为,乾清宫内一面倒的劝进人群里,没有想趁他们不注意捅刀的人。

不说其他,就说朱久炎掌握的,驸马王宁就是燕王府的人,还有一些迫于形势不得不将自己隐藏下来的建文旧臣。

不过这些威胁都并不大,只要前期注意一些,随着朱柏在继位之后,慢慢地将一些坚决仇视的隐忧消除,等在朝野之间的威望日重,那些想玩弄权术的人也就没有机会了,那个时候或许还要越来越放权呢。

这是朱柏与朱久炎早就商量好的策略,以后除了掌军的位置与身边的亲信独断专行,一竿子插到底之外,其他的大多数官员的升迁调任,还是按照朝廷的制度规章来,他们只要在后面调控制度,减少制度上的漏洞就好。

这也是朱久炎的建议,很少有人能够想老朱一样勤勉一辈子,连续奋斗几十年。借鉴后世的行政管理经验,提出一些原则方针,做好制度的把关工作,抓骨放皮,这样就能保证日常的繁杂事务减少,朱柏也就更加有精力,将每一件经手的事情办得更好。

这种管理模式在后世早被证实了,比一个人埋头死干要好,也更加能够稳固权位,将意图向下贯彻得更彻底、顺畅。

“是,臣等定会尽心……只是魏国公被世子殿下放回徐府关押之后,他就口称闭门谢客了;

兵部右侍郎黄岩闻建文帝宾天激愤悬梁自尽;监察御史魏冕,厉声斥责同僚,为建文帝殉节;工部郎中张安国,投井自尽;更有大理寺丞鲁能仰药自尽殉节、户科给中事龚泰跳城……

朱柏打算亲自上门拜访徐辉祖,茹瑺他们当然明白是因为什么,不过如今这么的建文旧臣自尽死节,朱柏此去的效果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茹瑺真的不乐观。只是朱柏如此不计前嫌,他当真不好劝谏,虽然以前他就暗中投靠了湘王府,但毕竟没有跟湘王府内的文武接触过,也是不能太出风头。

朱柏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情况,入城之后和朱久炎忙个不停,还来不及讨论处理南京城中的事务,却没想到仍旧有这么多士大夫为朱允炆殉节。看来朱允炆抬高文官地位的政策,还是得了一些士人之心的,要不,怎么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抵触和死节现象?

“父王,徐妙锦不是跟在怜星身边吗?等母妃带她们来了京城,孩儿可以带着徐妙锦去魏国公府试着劝说。”朱久炎建议道:“而且,即便徐辉祖不答应为我们效力也没事。不是还有徐增寿吗?让他接替魏国公的爵位,出面安抚人心,也是能起到一些效果的。”

“嗯,这个办法不错,那魏国公府的事情,就都全权交给你了。诸位要听世子调遣。”朱柏对朱久炎的办事能力是极其放心的。

“臣等遵命。”

“儿臣遵命。”

接下来就是商量起草登基诏书的事了。

由于是武力夺位,登基诏书更是丝毫都马虎不得。一旦朱柏登基,这封诏书就要立刻传达天下,告知所有人朱柏登基为帝之事。如此也让那些个靖难之战中作壁上观的各地方文武官员早日表态效忠,以最快的速度确定朱柏的皇帝身份。

朱柏虽然能写,但他自己登基,如何能够自己写登基诏书?至于朱久炎,那就更不可能了,他在明朝算个半文化,只处于识字阶段。

李尧、武延光、李天佑、何耀祖、徐忠、郭英、陈瑄等人都是武将,这事参与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