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不仅如此,双赢还启示着新一带做人的道德,包含着磊落与宽容,健康与团结,甚至可能因此而获得“高山流水”般无价的友谊。

自然有大美而不言,双赢有大智而自现。

双赢的需求离我们并不远,少年的睿智要解决的问题也很严峻:如何做到个人抱负的实现与社会需求满足的双赢,又如何做到人类发展与自然平衡的双赢。

静静品味,细细体会。

双赢,让火焰稍减一份躁动,让冰峰增添一丝温情。

双赢,赢财赢发展,赢德赢人心。

双赢,你赢他也赢,何乐而不为?

………【第九十三章 寂寞】………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寂寞的时候。寂寞有时候会让人变的疯狂,有时候又会让人变的安静。因此,更多的时候寂寞是一种状态,而不单纯是一种心态。

我也逃不开寂寞,哪怕是在和三两知己推杯换盏之间。这个时候的寂寞是内心的空虚,为什么空虚?连自己也不得而知。生活的压力,情感的背离,工作的艰辛抑或是人际关系的不如意都在心底纠结成一种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需要释放,需要一个爱我的人来抚慰和平息。太多的时候,我们太关注自己,太放纵自己无休无止的**,太看中金钱和物质带来的荣耀和生活的富足,而内心的真实感受却被深深的埋没在了虚假的幸福里,情感也变的麻木,变的生疏,变的不自信起来,想要束缚别人,却又怕被别人控制……

生活就是这样,寂寞总是如影随形。哪怕是你驻立在人潮汹涌的街头,寂寞也依旧占据着你心底最不为人知的角落。你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伤的,但你最终也或许只是寂寞的。

没有了寂寞,生活会变得很透明,很索然无趣,很不值得一提,蓦然回首间,我们才惊异的发现,我们大多的成就都是在寂寞中创造和提炼的,因为寂寞我们冷静的思考生活。因为寂寞,我们学会了一些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不能够驾驭的技能。也同样因为寂寞,我们学会了珍视情感,学会了维系情感和对爱情的经营……

生活教会我们许多,寂寞却是一条通往成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不时的审视自己,不断地纠错,不断的重新再来,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不曾寂寞过,没有人陪,没有人给予快乐,没有人听你酒醉之后的倾诉,那只是表象上的,暂时的寂寞。若是内心的荒芜,情感的麻木都已经在心底成型,纠缠成了解不开的心结,此时的寂寞,却也可能成为杀人的利器,泣血锥心,见血封喉……

寂寞,还是人生之中的一道风景。风景之中的你我,因为寂寞,所以美丽……

………【第九十四章 一花一世界】………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有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