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1/4页)

吕郑二逆自然要实施疯狂的反扑了。

※※※

恒春半岛3月21日1:00

台岛南端的恒春半岛地形狭长,实际上是中央山脉的尾闾,东西两边的海岸都是侵蚀性的崖岸,只是在南湾有一个不大的港湾。西岸的环岛公路几乎紧贴着海岸自北向南从枋寮镇开始可以算是进入了恒春半岛,公路穿越枋山镇后有一条岔路拐入西边山沟中的905洞库,环岛公路则继续南下到枫港镇,然后公路就折向东方穿越中央山脉的尾闾到东岸的达仁再折向北方去台东。枫港镇另有公路继续南下经恒春抵达南湾港,南湾还有公路一直通往台湾岛的最南端-鹅銮鼻。

在这午夜时分第31联兵旅旅长鲁建初上校雄心勃勃地率领着他的7千本部人马和10个大队的2万民防军撤离突击屏东基地的阵地回师恒春。总部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中共解放军的反登陆作战,歼灭小股的先遣部队后组建半岛的防御阵地。向他通报的情况是,恒春机场和南湾港已经被中共突击队偷袭得手,“估计突击队是由隐形飞机空降的”。他也知道了旅参谋长谢宗强留守的2个营加2千民防军在回攻恒春基地时全军覆没。

他知道大陆并没有大型隐形飞机,恒春半岛的地形也不宜搞潜艇运送,那么这支机降或空降的突击队规模不会太大,他的参谋长肯定是轻敌了。中共突击队当然是精锐部队,但是人数少,又只能携带些轻装备,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虽然他们占领了恒春野战机场,但在美军舰载机联队的威胁下也不可能大规模空运部队。即使少量的空降兵也没有重武器,自己必须利用这一最有利的时机歼灭他们,让这支共军重蹈当年金门登陆战的覆辙。所以他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只是留下1个民防军大队在后面故布疑阵挡住国民党部队的反击。好在屏东的国民党军也没有追击。

他的战术很简捷,以本部人马在前集团冲击,他的1个战车营有4辆M60-2000和16辆“勇虎”主战坦克,还有24辆改进型的64式轻型坦克,由它们打前阵,12辆105毫米自行榴弹炮靠后些随时可提供火力支持,紧跟着搭载16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24辆LVTP-7型装甲车和大批M113装甲运兵车的2个机步营。原来台军没有标准的步兵战车,近年来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大量引进了美制步兵战车。后面的2个步兵营之间夹着个炮兵营,不仅有155毫米、105毫米榴弹炮,而且有4辆“工蜂”-4型40管126毫米火箭炮和8辆“工蜂”-6型45管117毫米火箭炮。步兵营也强调火力和机动能力,装备了大批的迫击炮、12。7毫米重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等。1个防空营不仅有高炮和高射机枪,还有台湾自制的“捷羚”防空系统和美制“复仇者”防空系统。他的陆航中队比较弱,只有4架UH-1H和2架OH-58D。台军精实案后整编的联兵旅强调的就是在各防区内独立作战的能力。该旅曾留下2个步兵营留守905洞库,但是借助快速动员体制在攻击屏东基地时又补充了2个步兵营。他们走公路,而那些民防军在左翼沿几条山路协同推进。

李佑民组建的民防军可不是乌合之众,台湾几十年来实施全民皆兵的战略,地方上的青壮年大都是参过军的后备役军人,其中不乏退役的装甲兵,所以民防军的战车也不少。鲁建初是个死硬的台独份子又深明枪杆子的重要,总部刚“开放”武装民防军的口子,他就在恒春这里武装民防军,而且不惜给予M41轻型坦克、装甲运兵车、火箭炮等重型装备,这些人又熟悉当地地形,作战能力不容轻视。这样一支2万8千多人的机械化大军高速逼近仅3千兵力的第2山地师形成了庞大的压力。

鲁建初并不知道905洞库已经失守,在大军越过枋山镇时他命令2个装备较差的民防军大队先拐到905洞库去换装,尽量搞些重型装备然后作为大军的后卫。第2山地师夺取905库后仍然保持与台军联勤总部、8军团及31旅的联系,接到了鲁旅长的命令。库内原来的一些国民党系的官兵被救出后狠透了台独份子愿意协助我军,这就给了第2师一个机会,师长马建国大校命令颜营长他们继续演戏。库区在山谷中,民防军的4千多人不可能涌进去取装备的,经过联系大队人马在库外的几块场地上等待,2个大队长和一批中队长率领一小批人先入库挑选战车等武器,然后就以库内的军车运送其他武器出来换装。

直到主要公路上的大军都通过了,那些在场地上等得不耐烦的4千民防军才听到库区传出了马达的轰鸣声。不过迎来的不是新式武器,而是新式武器中发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