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谈仁皓相反,平时,谈仁皓很稳重,可在指挥战斗的时候,却更喜欢冒险。稳重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在参谋长的位置上,雷少卿地稳重在很大地程度上弥补了谈仁皓冒险精神的缺陷,这也是两人配合得那么完美的一个原因。可现在,雷少卿是在舰队司令官地位置上,而他的参谋长常荐新比他还要稳重。当两个稳重的人搭档的时候,这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同样的,郝东觉也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与谈仁皓的搭档也算不上完美)。

谈仁皓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从“菲律宾海战”到“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雷少卿实际上错过了两次机会,归根结底,就是他太稳重了,缺乏创新与冒险的精神。如果在“菲律宾海战”时,他能够把舰队的搜索范围再撒开一点,让舰队向东南移动一点,就极有可能逮住美国舰队,干掉一艘航母(对后来地战局来说,美国海军如果少一艘航母的话,那么整个局面几乎就彻底改变了)。而在第二次机会到来的时候,雷少卿仍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严格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命令行动(这实际上也是他免责的主要原因),结果错过了首先发现第16特混舰队的机会,结果不但没有干掉哈尔西,还遭到了重创。

站在谈仁皓的立场上,他对稳重的司令官是没有多大的好感地。这并不是雷少卿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帝国海军中的一个通病。不说那些老将,就连严师琪这类少壮派将领都很保守(“阿纳塔汉岛夜战”把严师琪的保守表现得极为彻底)。帝国海军军官学院的教育也很保守,熏陶出来的年轻军官也不例外。只能说,谈仁皓是个异类,而郝东觉不是海军正统出身,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航空兵自成立之后,有了廖汉翔这个领袖,更是激进的代名词了)。雷少卿与常荐新都是海军军官学院出身,两人的作战思想保守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到下午跟雷少卿谈的话,谈仁皓不免笑了起来。航母作战与以往的舰队作战的区别太大了,如果思想太保守的话,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航母的重点是进攻,而以前的舰队作战的重点是防御,通过占据有利位置,形成强大的防线,最终击溃进攻的敌人。这种根本上的差别实际上就决定了作战上的差别,更需要指挥官把思想转变过来。为了让雷少卿明白这个道理,谈仁皓举了大量的例证。从“日德兰海战”到“八丈岛海战”,再到这几年发生的几次大规模海战,这些海战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随着新战舰的出现,海军的战术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必须要抛弃旧思想,用新的战术来战胜敌人!

“仁皓,已经联系上了。海航与气象部门都将尽量为我们提供帮助。”郝东觉忙完后,又来到了舰桥外,“怎么还不去吃饭?”

“没多少胃口。”谈仁皓转过了身来,“你说,少卿他们这次能够抓住机会吗?”

郝东觉微微皱了下眉毛,在谈仁皓通过战例来说明海战的基本战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候,他与常荐新都在场。郝东觉不是笨蛋,谈仁皓费了那么多口舌,花了那么多的精力,要说明的不仅仅是海战战术上的改变。他还要让雷少卿与常荐新发生改变。

“不好说。不过,我相信老雷与老常的。”郝东觉长出了口气,“怎么说。我们四个是铁哥们,比亲兄弟还要亲。现在,我们两个到前面去挡子弹了,就为这一点,他们都要拼命干一把的,总不能让我们白白牺牲吧?”

“谁会牺牲?谁吃谁还说不准呢!”

两人都笑了起来。两人几乎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在作战问题上,两人的观点最一致,也最相似。

舰队仍然在快速前进,在通过毛格群岛的时候。天色快要亮起来了。谈仁皓首先去休息,郝东觉去安排了值班参谋之后也去休息了。这次舰队的主要任务不是支援陆战队作战,而是等待美国舰队地到来,与美国特混舰队决战,因此,舰队到达预定海域之后,出了象征性的派遣轰炸机去轰炸塞班岛之外,其主要地精力都将集中在对付美国特混舰队这边。

塞班岛上的恶战还在继续进行之中。颜国忠也收到了消息,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出海。随时有可能杀来。虽然现在两支特混舰队都已经到达,但谁也无法保证海战的最后结果。颜国忠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舰队的身上。在收到了消息后,颜国忠紧急调来了两个团的预备队,加强了进攻。另外,陆战队也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暂时放弃对塔波乔山的进攻,转为扫荡北面的野战机场。只要能拿下机场,那么海航的战机就能部署过来,一来可以为陆战队提供就近支援,二来可以协助舰队歼灭美舰队。

陆战队从二十八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