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 (第2/4页)

础上,开发出了可以生产内凹矩形的数控加工中心;目前他们正在攻克任意曲线的块状纹合技术。”

“噢?有这事?”韩义有些惊讶。

这个技术可是相当厉害。

一般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听过“普玛彭古”的人应该就知道了。

玻利维亚普玛彭古遗迹,其石材加工工艺就是使用的这项技术,距今已经有2万年。而且迄今为止世界上都没有一家公司能达到那样的加工工艺。

这么说吧,谁如果有能力加工出来那样的石材,肯定会成为世界第一且唯一的石材机器公司。

另外,该技术可不仅仅能用来加工石材,像超音速飞机、航天器乃至宇宙飞船里的一些精密零部件制造同样也能使用到。

南郡岛就有成套的加工设备,不过都是他从交易平台上购买来的。逆推工程做不了。

“来,给我看看。”韩义接过报告仔细看了起来。

里面有详细的研发、实验过程,还有该技术的发明者,一位神经生理学方面的专家教授,叫梅华宇。

韩义想了好一会也没想起来梅华宇是哪号人物?

韩义问负责人道:“这位梅教授之前在哪里任职啊?”

项目负责人挠挠稀疏的头发,尴尬道:“呃……这个嘛……”

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年轻人接口道:“梅教授之前在鹭岛大学教授神经生理学理论知识,后来到港大做过一段时间的客座教授。2020年初毛遂自荐来到公司。”

韩义有些意外,“原来是搞理论的啊!”

沉吟了片刻把资料放到一边,说:“行,你们先下去吧。”

这边人刚走,那边谢洵又过来了,老远便笑问道:“老板,这个长假过得怎么样?”

韩义哈哈笑道:“乐不思蜀!”

谢洵笑说:“我年轻时也经常梦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想着想着人就老了。”

“要不放你一个月大假,出去潇洒一下?”

“别别别……”谢洵连连摆手,坐下后自嘲道:“想是想,真要让我闲下来,我浑身骨头都得疼。”

两个说笑了几句,谢洵认真道:“关于太阳能基站的事情上面正在审核,不过我收到消息说,有人以资源浪费为由极力阻挠。”

韩义笑了笑说:“没事。咱们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技术就在这里,想不想利用由上面内部去协调,不用去干涉。”

谢洵忍不住笑了起来,“老板你知道嘛,跟你做事就这点好,不憋屈。”

韩义又是一阵大笑,“几个月没见,老谢你马屁功夫见长啊……”

……

宁江区西岭镇。

这里现在已经变成了整个金陵的高科技产业园。大大小小数百家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围绕天义研究所为中心分布开来;

比如传感器厂,电器材料厂,减速器厂,数控机械厂,大数据开发公司等等。

下午四点钟,占地庞大的研究所门口来了三辆太阳能汽车,中间一辆正是韩义的座驾、截止目前为止全球唯一一辆mpv。

研究所门口有早就收到消息的记者守候,看到韩义座驾过来后,纷纷围了上来,不过保安已经上前挡驾了。

等车子顺利进了研究所后,韩义交代助手说:“看看有什么即将公布的消息,先透露给门外的记者。毕竟人家来一趟也不容易。”

“好的韩总。”助手立刻领命而去。

韩义带着一行保镖、助手从西塔楼进了研究所。

总面积近八千平方的飞碟楼一二层,全部作为行政办公区,为整个研究中心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当韩义进来后,一路员工纷纷躬身致意。

“董事长好~”

“嗯!你好。小伙子长得挺帅的!”

“老板好!嘻嘻~”

“呵呵,辛苦了。这么开心,是不是捡到钱啦?”

“看到老板比捡到钱还开心呢。”一位手捧文件的女文员、笑靥如花到。

“那就好~”

“韩总好……”

“嗯~你好~”刚要继续前行的韩义,停下来问道:“你这脸上的伤怎么回事啊?”

脸上贴着绷带的男员工,尴尬道:“那个……我……我自己挠的。”

“自己挠的?”

韩义侧头瞧瞧这位男员工脸上细长的印记,再看看他修剪整齐的指甲,拍拍他肩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