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郡,渤海郡两个大郡在袁谭手中,幽州除了代郡,也都在袁熙的控制之中,还有辽东的公孙度提供一些粮饷,再加上草原鲜卑、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的支持,挺上一两年不成问题。

也许不用等到后年,南方的刘表、孙策等人就会对曹操用兵,到时候兄弟二人联合起来对付李重,应该不是问题。

前提条件当然是兄弟二人齐心合力了,其实如果袁谭袁熙聪明一些,还是应该排除一些人联系刘表孙策等人的,想来这些人也不会愿意看着曹操评定河北,能出兵牵制一下的,但是由于信息不通,这些人只知道袁绍身死而已。

曹操对界桥一战的宣传当然和实际发生的不一样,在许昌等地的流言中,曹操和李重在界桥一战,设计用伏兵截杀袁绍,大获全胜,斩杀袁绍的兵卒五万余人,斩杀了文丑等大将数十人,并且招降了张颌高览,现在袁家兄弟手中只剩下兵卒两万余人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刘氏联盟

更新时间:2012…10…12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流言蜚语的速度都极快,而且跟实际情况相差极大。

这些流言传到荆州、益州,江东等地之时,流言已经变成曹操和李重一战之下伏杀袁绍兵卒十万,斩杀袁绍大将数百员,就连袁绍的灵柩都被联军缴获,暴尸三日,袁家兄弟更加凄惨,在曹操的利诱下,辽东的公孙度已出兵夹击袁熙了,草原的异族也被联军说动,就算不背叛袁家兄弟,那也不会给袁家兄弟卖命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袁家兄弟已经没几天可以蹦跶了,曹操和李重吹口气就能扫平河北了,曹操更是不日即可南下。

当然这留言总会烟消云散的,而刘表、孙策等人也不会愚蠢到相信这些传言的,但是在没证实这些传言之前,这些人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暂时的动作只能是以防御为主的。

其中也有一些好战分子主张主动出击,但由于各种原因,也都放弃了。

刘备就是要求主动出击的,但刘备手下兵卒不多,战将更是只有关羽、张飞等寥寥数人,没有刘表的支持实在是难以对曹操构成威胁。

孙策倒是有勇气主动进攻,可惜的是江东还有不少人在拖孙策的后腿,这些人就是江东的氏族。

和李重一样,孙策也认了个声名显赫的祖宗,这个人就是孙武,当然,人家孙策是有族谱可查的,不像李重直接就是凭空捏造,可就算这样,江东的大家族依然不认同孙策,于是孙策只能运用一些暴力手段,这样一来,无形之间也就拖延了孙策的出兵速度。

如果袁家兄弟有战略眼光,应该联系一下刘表孙策的,至于二人信不信,那就未可知了,但是很可惜,兄弟二人都不是争霸天下的人才。

不过南方的诸侯也不是没有丝毫准备的,作为汉室宗亲的刘表先是接纳了刘备,还派出使者联系益州的刘璋,意图组成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军事联盟组织,刘璋虽说暗弱,但也不是傻子,对于这种涉及自身安全的提议也很有兴趣。

于是两方展开了好几次会谈,结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是谁做盟主,就像当初的酸枣会盟一样,两家争论不休。

此外,益州的法正还提议与马腾、孙策结盟,对于和马腾结盟,刘表表示赞同,但是和孙策结盟刘表却保留态度。

不是说刘表不同意,而是说刘表认为孙策不会同意,两人之间可有杀父之仇呢。

还有一点就是孙策曾经击败过刘繇,这也是个问题。

总之会谈在磕磕绊绊中进行着,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形成联盟,说是话,这不取决于刘表和刘璋的态度,而是取决于曹操什么时候能够腾出手来。

这真是一种悲哀,团结必须要在外来的压力下才能完成,当然,六十皇族还好一些,在外来的压力下还知道团结,但有一些人就算有外来压力,依然一心争权夺利,就不细细描写了。

整个九州大地都陷入莫名其妙的平静之中,各方势力忙着整顿内部,合纵连横,训练兵卒,就是没有一处重燃战火。

一直到建安四年四月,曹操忽然出兵东光县,东光县距离南皮不过四十里,一日即可到达南皮,曹操剑指南皮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急忙派刘询带兵五千前去东光驻守。

按理说五千兵马已经不少了,再加上东光县的两千多守军,还有临时征调的民夫,刘询凑足一万大军不成问题。

曹操此次出征的军队一共才三万五千人,刘询只要有坚守的决心,守上十天半月不是问题,而且袁谭也会出兵接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