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 (第3/3页)

说,只要马超采用这个办法,在凉州站稳脚跟,牵制住曹彰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还有胜利的可能,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很长罢了。

第二个办法比较激进,就是以守为攻,郝昭率领少量军队,守住昭武县,掐断曹彰北上的步伐,而马超则率领大军北上,收复敦煌郡和酒泉郡。

这个行动的关键不是马超能不能收复敦煌郡和酒泉郡,而是郝昭能不能顶住曹彰的反扑。

如果捏断了曹彰和敦煌郡,酒泉郡的联系,这两个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战斗力,马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打下这两个郡,甚至这两个郡望风而降都是有可能的。而攻克了这两个郡之后,马超的军队实力大增,再掉头南下,击败曹彰的可能xing就会大大增加。

好处显而易见,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马超率领大军北上,那么郝昭手中的兵力就比较单薄了,能不能守住民心未定的昭武县,有很大的难度。万一昭武县失守,曹彰就可以跟着马超的屁股后面大,一一收复失地,虽然不能把马超赶尽杀绝,但也能极大的消弱马超的实力,让马超攻克凉州的野心破灭。

而管亥在韩琦的牵制下,能不能北上支援上郝昭,还真不好说。

这主要是地形因素决定的,凉州的地形不怎么好,管亥要想北上支援郝昭,必须要经过乌兰县和觻得县,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曹彰发生冲突,胜负实未可知也?

马超倾向于保守一点的计划,直接南下,徐徐进兵。

而郝昭倾向于激进一点的办法,让马超率领大军北上,当然,郝昭却不认为自己的办法激进。在郝昭看来,只要自己有三千兵卒,守住昭武县就绰绰有余了。

马超和郝昭争执了半ri,还是没统一意见,不过虽然没取得统一意见,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反正郝昭要求也不高,三千兵卒而已,马超认了。

万一郝昭死在昭武县,呵呵……对于马超来说,郝昭死了也就死了……说句不好听的,对于马超来说,郝昭死了更好,那样一来,自己在凉州就独揽大权了,再也没人牵制自己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假仁义祸心暗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