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2/4页)

步,孙策现在手下只有三千多骑兵,所以周瑜对曹仁的八百匹战马势在必得。

曹仁虽然气愤周瑜的小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命令骑兵下马而行,爬过了周瑜设置的路障。

还好周瑜为了稳妥起见,怕拿捏不好时间,大火烧光了路障,并没有在路上上放火,不然的话,别说战马了,人都够呛能逃回去。

得了七百余匹战马的周瑜自然是喜笑颜开,为什么是七百余匹呢,很简单,曹仁的兵卒中总有小高手的,勉强能跃马而过。

接下来的两天内,恼羞成怒的曹仁抛弃了一切阴谋诡计,猛攻周瑜的营寨。

但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之下,江东的兵卒还是有惊无险的守住了营寨,牢牢的堵住了曹仁南下的步伐,与此同时,合肥的孙策也给周瑜带来战报,还有吕蒙的一千援军,孙策信誓旦旦的告诉周瑜,五日之内,必定攻克合肥。

“五日之内……”周瑜呵呵一笑,作为孙策的挚友,周瑜当然明白孙策的意思,就是让周瑜小心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出什么闪失而已。

周瑜看罢信件,踱步出了军帐,来到营寨的高台之上,遥望着北方的曹仁大营。

夕阳西下,晚风骤起,周瑜轻笑道:“将我的古琴拿来。”

自有亲兵给周瑜拿来古琴,点燃火盆、香料,周瑜手抚瑶琴,轻轻的拨动琴弦。

就像忽然传来一阵暖流,周瑜的琴声如同和风拂面,叫人心神具静,悦耳的琴声渐渐高昂起来,隐隐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息,琴声铿锵有力,仿佛要撕裂云霄一样,听的人心神激荡,只想放声长啸。

就当人们忍不住想要张口长啸的时候,周瑜忽然按住琴弦,高昂激烈的琴声戛然而止。

呼啸的北风刹那间寂静下来,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营寨上的旗帜忽然票动起来,旗角抖动,指向曹仁的营寨。

“哈哈哈……”周瑜猛的站起身来,一阵长笑。

知道周瑜计划的徐盛、凌操也豁然起身,直勾勾的看着飘扬的军旗,一脸惊异之色,虽然周瑜早就和他们说过五天之后会起南风,但两个人心中总归还是有些怀疑的。

周瑜笑罢,沉声道:“凌操听令!”

凌操揉了揉僵硬的脖颈,单膝跪倒在地,恭声道:“凌操听令!”

周瑜神情肃穆,一字一句的说道:“今夜子时,你带领两千兵卒,携带引火之物,赶至曹仁寨前放火!”

“诺!”凌操恭声答道。

“徐盛!”周瑜接着说道。

徐盛也立即单膝跪倒在地,高声应道:“末将在!”

周瑜微微一笑,吩咐道:“凌操放火之后,曹营必定大乱,你带领两千兵卒杀入曹营,烧毁曹仁的粮草。不必和曹仁纠缠,直奔东方而走,我料过了子时,风向必定会转向西方,你只需在东方截杀曹兵即可。”

“末将遵命!”徐盛激动的答道。

“吕蒙……”周瑜又将目光转向吕蒙。

吕蒙也学着二人的样子跪倒在地,恭声应道:“请大都督吩咐。”

周瑜犹豫了一下,这才慢慢说道:“吕子明!你现在就领兵两千,赶赴曹营以北三十里处设伏,如果曹兵在此处休息,你立即放火烧敌,如果曹军不在此地休息,就地截杀曹军,你可做得到?”

吕蒙立即应道:“末将定然尽心尽力、拼死杀敌,不辜负大都督厚望。”

“很好!”周瑜点了点头,挥手道:“众将各自准备去吧!”

吕蒙今年二十余岁,是孙策将领之中比较年少的,而这次周瑜却将最后一击的任务留给了吕蒙,可见周瑜对吕蒙的重视之心。

有人要说了,吕布现在不是十分鲁莽,不学无术吗?和后来白衣渡江的吕蒙相差天地,周瑜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吕蒙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烧曹仁

有句成语说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其中的“士”说的就是吕蒙吕子明,传说中吕蒙年少之时好游玩、武艺,不愿意读书。但有一日吕蒙忽然顿悟,潜心求学,终于学的一身本领。

鲁肃见到之后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非常快的意思。

可以说,吕蒙是浪子回头的典型代表,但也有个前提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