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舆论 (第2/3页)

而随着一条一条信息看下来,他的神情也越来越凝重。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他所引用的内容全部都是事实。

但却不是100事实,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刻意引导后的事实。

九真一假,这是最容易造成错误引导方式。

可以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作者,绝对是专业的。

并且,他不可能是一个人。

在他的背后,应该还有一个更庞大的机构在操作。

李想眉头紧皱,他点开搜索引擎,开始在网络上检索类似信息。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已经有数量众多的同类文章被投放到了网络上,甚至已经形成了规模。

如果继续放任它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舆论的整体风向都会被逆转!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环境还比较初级,在信息密度、知识密度上还远远达不到可以实现自平衡的标准。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些“看上去有道理”的内容出现,许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带着走。

要不然,那些诸如“德国下水道”、“日本小学生”的谣言,怎么可能大行其道呢?

想到这里,李想没有犹豫,他拿起了放在桌旁的手机,拨通了上级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情报部门的胡立凯,听到他的声音后,李想立刻开口说道:

“胡总,我有重要情况要反应”

“是关于国际海洋法的那篇文章的吗?”

胡立凯似乎比李想更早地得到了情报,他打断了李想的话,直接了当地问道。

“是的,那篇文章很有问题,我怀疑它背后有专业人员操盘。”

“光靠舆论上的对冲解决不了问题,我建议,我们采取一些特别手段吧”

另一边,bbc驻华夏办事处的办公楼里。

威尔逊满意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脸上全是洋洋得意的神情。

发布不到2个小时,他一手炮制的那篇文章的点击量就已经超过了十万,并且,上升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如果按照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在今天晚上之前,这篇文章就可能进入搜索结果的前十、甚至榜首。

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工作就算是顺利完成了。

想到马上就要到手的奖金,他差点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实际上,他是在两天之前接到这个任务的,当时他的主编只是告诉他,要想办法去引导舆论,营造越南方面“受害者”的形象。

跟他一样接到任务的撰稿人有几十上百个,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手里的笔和键盘,去赚到那笔不菲的奖金。

但是,在威尔逊看来,他们所使用的手段都太过低级了。

一开始就站在对立的角度上,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去批判,怎么能达到所谓的“引导”的结果呢?

真正有用的策略,永远是从内部攻破啊!

所以,自己要做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怎么把自己伪装成“自己人”。

威尔逊想了很多种不同的策略,逐步筛选、挑选下来之后,最终确定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

中立。

并且,沿着这个关键词继续向前,他还提取出了目前华夏舆论中占据大量权重的一个议程:反思。

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他这一篇“站在中立角度上进行反思”的深刻文章。

显而易见,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不仅是对普通民众而言,甚至对那些本来就具有一定知识素养、本来就有自己的判断力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文章也如同一枚重磅炸弹。

不管你脑子有多清醒、不管你知识有多丰富,只要在意识上存在裂纹,就一定能把你炸开!

威尔逊一条一条地刷着那些回复,从最开始下意识地反对、否认,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在长篇大论地讨论了。

而这样的讨论的结果无论如何,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诚然,有一些水平极高的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断章取义、掩盖事实,但他们的理论都过于复杂,表达方式也不接地气,根本没办法获得足够的认同。

网民能看得懂专业的知识吗?

也许有些能看懂,可99的人,都不会愿意去看。

本来就是上网来消遣娱乐的,谁愿意听伱在那里没完没了的科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