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3/4页)

的行为接近于“愤青”或者说“热血青年”。

但他是个可以改变的人,一部《太公兵法》使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认识到天下一统的好处,谏阻了汉高分封六国旧王的决定。当时,汉高祖把印章都刻好了,在吃早饭时间问他,他一连提出了好几条不能分封六国旧王的意见,让汉祖把已经定下来的事情给废了。

张良要是还拘束在为韩国的思想里的话,只需要轻轻一句话,韩国就恢复了,他之所以谏阻汉高祖,那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改变了,认同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

不要以为张良头上有这么多的光环,他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其实大谬不然,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所言所行让人大跌眼镜。要是来得迟了,他肯定是跑掉了,以他的才情,要找到他很难,恐怕只有等到“博浪锥”出现去了,是以周冲把事务略一料理,扔给内史腾,换上便服,带着几个虎贲卫士就来了。

老头的拐杖靠在门框上,头靠在门框上打瞌睡,享受着暖阳。闻言抬起头,眨巴着惺松的睡眼,打量一阵周冲,道:“张良,哪个张良?老汉没听说过。”

此时的张良还名不见经传,顶多也就是一个豪门公子哥,再有点聪明,老汉不知道他的名字也很正常。要是换个人肯定是走开了,细心的周冲却发现了可疑点,因为老汉的眼神有些警惕,他肯定是知道,只是不愿意说。

新郑刚破,秦兵横行,虽因周冲的严令约束,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毕竟敌国军队入城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不放心,内怀恐惧的事,老汉心生警惕也在情理之中。周冲走近几步,蹲下身,笑道:“老伯要是有难言之隐,不愿意说,我周仁也不打听。老伯,周仁告辞了。”转身就走,轻叹一声道:“张良兄弟,你对大哥的恩德,周仁是无法报答了。”装作一副一步三叹的样子,任谁见了都会信以为真,不会想到他是在说谎。

“等等!”老汉拄着拐杖站起身,道:“请问这位先生,你认识张公子?”

要说周冲认识张良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周冲却点头道:“认识,认识,他对我可是有活命大恩呐!”一副感激之情跃然脸上。

老汉仍然不放心,道:“那你说说张公子长啥样?”

不要以为周冲和张良相差了两千多年,就不知道张良长啥样,要是那样认为的话,是大错特错了,《史记•留侯列传》里写得明明白白,周冲想也没有想,道:“张兄弟个子高高的,就是有点瘦,身上自有一股清奇之气。他的脸和男人不太一样,倒象女人的脸蛋,很光滑,很英俊。老伯,是不是这样?”

张良的计策雄奇,很有气势,让人叹服。太史公依他的计策想象张良的长相,满以为他长得很高大魁梧,威猛不凡,气吞山河,哪里知道看见张良的画像却是大失所望,因为张良长得纤瘦,脸蛋姣好如一妇人,太史公因此而感叹人不可貌相!

周冲熟知历史,把太史公的话拿来稍加发挥。太史公的话无人敢怀疑,但那仅仅是书上的东西,和实际情况必然有差距,要是一个细节不对的话,问题就麻烦了,周冲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速了,看着正在仔细打量他的老汉,心里一个劲地道:“快说呀,我说得对不对?”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四章 寻访张良(二)

老汉把周冲打量一阵,道:“你怎么认识张公子的?”

他还真够盘根问底的,周冲知道见到张良的机会不多,他离开新郑,漂泊天涯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心里对这个问东问西的老汉很是不爽,忍着心急,道:“回老伯,周仁是邯郸人氏。前年到新郑做一笔买卖,没想到遇到盗匪,把我的钱财抢光了。正好张良兄弟遇上,张兄弟出手救了我一命,还送给我钱财。”特地感叹一句:“要不是张兄弟,我这条命还不知道扔到哪里呢。”

“不是老汉不识趣,是现在风声紧,秦人对张公子没有好意,要是漏出去,张公子就危险了。”老汉唠叨着道:“张公子乐善好施,性喜任侠,好打抱不平,我们平日里就没少给张公子救济,家里没钱了,给点铜钱,没有粮下锅了,张公子就派人送粮来。周先生遇到张公子,真是你的福气。”

他唠叨不休,一口气尽说张良的好处,周冲忙拦住他说下去,道:“老伯,请你告诉我张兄弟的住处。老伯你知道,现在正是兵荒马乱时节,要是我去得慢了,怕是见不到张兄弟了。本来我问起张兄弟的住处,可张兄弟是当世侠客,做了好事不留名,我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打听到我是给张兄弟所救。”怕见不到张良,这话不是假的,焦虑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