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部分 (第2/4页)

,不是么?

《华子八书》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出版发行,列为教育部指定教材:《政治经济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化学基础》、《数学基础》、《金融学原理》、《法学原理》、《语文》和《华子兵法》,几乎把另一个世界许多最基本的东西都包括在内。

原本华映宏的记忆力就特别之好,在武功修练有成之后更是过目不忘,有点空闲时间就把脑中的东西一一整理出来,这将是华龙大陆文明飞速进步的最好催化剂!

幸好现在只要沾上华映宏名字的东西,就会有人去研究,去评论,去探索印证……这些看起来新奇的东西,最终会得到广泛的认同,至少鲁神工的军械部以及下属的研究部门就把《物理学基础》和《化学基础》奉为至宝!

内政院首相吕经纬已多次向华映宏提出恢复柳雨菲的公主身份,恢复大唐帝国名号之事。华映宏私下与吕经纬达成协议:在五月十八日柳雨菲十九岁生日那天,恢复“唐”的国号,将柳雨菲奉为新唐帝国的开国女皇,也把这个作为给柳雨菲的生日贺礼!

作为立国基石的《帝国宪法》,正由司法部长苏子涵组织大量人手,按照华映宏提出的权力制衡原则进行起草。在华映宏的设计中,《帝国宪法》将对皇帝的权力作出极大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类似“最高九人会议”决策集体的作用。

只要是在实质上推进民主和法制,有没有一个帝国或皇帝的称号已不是主要问题——天下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和平等,给绝大多数人平等和自由的机会,就才是华映宏最大的梦想!

各级内政官员的任命选用,自然交给吕经纬这老狐狸去摆平各大势力的制衡。军队的整编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各大势力最关心的也是这个。在这个崇尚武力的时代,对军队的控制意味着附加的各种巨大利益——但华映宏亲自主持,由总参谋部制定的军队整编方案,令几家欢喜几家愁!

自由军加上新近归附的秋氏、丁氏、龙氏、上官氏以及众多解除武装后仍处于集中控制之中的降军,超过了六百万人。但这六百多万军队中,真正能征善战、训练有素的却占不到七成!特别是新近入盟的秋氏、丁氏、龙氏、上官氏迫于自由盟或倭军的压力,急匆匆征集入伍的许多青壮农民和奴隶,本身没有多少武学基础和武技底子,训练也不尽如人意。

为了平衡各大新入盟势力的心情,华映宏对各家军队并未强行遣散,只是进行了一项测试:先在一个时辰内急行军四十里,然后立即按照昌隆城选预备役的办法测试臂力、箭术、武技三项,这个测试就涮下了两百多万新加盟几大家族势力旗下的将士!

那些不服气自由军的测试办法,认为是借机削弱各家兵权的军官,在目睹了自由军预备役的精采表演之后,不得不服气!自由军仅仅是随意抽出的一个预备役联队,急行军不到一个时辰,就跑完了四十里,队形都没乱!在附加战阵演变之后,完成三项测试每一个都能轻松过关!华映宏无私地广传“二神功诀”和推行民兵制度起到的作用显露无遗。

这样的表现,让那些暗中对秋水波、丁自行、龙啸天这些当家家主轻易向自由盟屈服甚是不满的旁支族长、军官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自由军的预备役就有这样强悍的实力,正规军应该是何等概念?

最终,在进行测试的基础上,自由盟军务院决定、其实也就是华映宏的决定,自由军设陆、海、空三军:

陆军整编为十二个军团:第一至第五军团仍由叶知秋、林志、风嫣然、刘礼涛、张群峰任军团长;第六军团即百夷军团,由白惊飞任军团长;原百夷军团长庞义调任第七军团长,第八至第十二军团长依次为秋水波、丁百坚、上官云飞、龙啸天、秦仲。

海军整编为四个军团,军团长分别为海天青、云沙浪、秋浩然、上官若愚。空军以特战师团为班底,扩编为一个军团,军团长霸天。另设一个骑兵独立军团,直属元帅府调遣,常胜秋任军团长。

自由军正规军整编后将达到十八个满编主战军团,二百八十八万人。另外整编二十个预备师团、八十万人用以驻防自由盟辖内的各处重要城镇和关隘。只要自由军整编完成,那将是令整个华龙大陆胆寒的庞大力量!

加入自由盟之后,秋氏、丁氏、龙氏、上官氏的待遇在军方系统出现了明显差异:表面上,秋氏、丁氏、龙氏、上官氏四家都在陆军中占据了一个军团长的职位,但秋氏和上官氏在海军四大军团中各占了一席之地。很显然,秋氏率先投诚、上官氏主动加入,并且在随后的作战中表现突出,与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