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山林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大人,我觉得我们应该驻在山脚下,明日天亮再上山!”捕头关谅建议道。

“不,本官到茫寨来,是为了茫部的生存,也不是攻寨,何必等到明天。如果蛮民真的敢劫杀朝廷命官,那正座实了蛮民叛乱,纳苏土司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凭这西南一隅,蛮民就是四部联合,也不可能敌得过朝廷的大军。”

刘林的眼力不需借着火把的亮光便可清晰的看清路面,他边走边说,一边还在极力的利用异能听力,听着周围的丝毫动静。

可其它人,借着火把闪烁不定的亮光,想要看清脚下的路都困难,他们跟在刘林的身后,都很是吃力。

“大人,大理府境内蛮民四部是难以成大气候,可如果他们纷纷据险而守,朝廷要拿下他们,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今天我们贸然登山,要是被扣做人质,那可怎么办?大人,不如回去,待陆将军府兵一到大举围攻,那时候还用得了我们动手?”赵均说。

“赵大人说的不无道理,不过蛮民也是大唐子民,何苦逼民造反呢?本官担心的并不仅仅是蛮民们会真正的造反,还有比这更让本官难安,不将此事解决,本官在任上便不能安稳!”

第十七章蛮民部落(3)

刘林所担心的不仅仅是蛮民四部是否会叛乱,他更担心的是这些蛮民会受到其它人的挑唆或指使,这个人可能是朝廷中某个有实力的人物,也有可能会是北朝渤海国。 刘林一直坚持晚间练功打坐,虽然武功内力等级暂时还没有提升的迹象,可他一直身手敏捷于常人数倍,且感觉器官敏锐。夜行到了半山脚,衙兵和捕卒们都累的够呛,县尉赵均更早已气喘嘘嘘。捕头关谅有点武功,与三名护卫、刘腾都不显消耗多少体力。

刘林凭借着轻捷的步伐,身着常服便装,也没有带武器,比护卫他们走起山路来,倒显得更加轻松。

林间地面杂乱的灌木枝叉,没有一根能够刮到他的身上。

又行两三里,少数的衙兵和捕卒渐渐跟不上队伍,刘林已经快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刘腾和严显紧紧的跟随在他的两侧。关谅一边催促着捕卒加速,一边问走在身边的封国,“封老弟,这刘大人也是习武之人?”

封国说:“未曾见过我家大人练武!”

“刘大人走起山路来,可是比我们练过武的人还要快,而且感觉他一点也不累,甚至片叶不沾身,真是奇了!”关捕头纳闷了。

“好了,大家休息!原地休息一下,集中到一起来。”刘林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指挥所有人。

他突然停下,是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山上与他们行走的小道两侧已经有了动静,他的异能终于捕捉到了集群潜伏者脚步的簌簌声,这证明有很多人正有组织的缓慢向他们靠近。这些人定是蛮民的族兵,刘林已经小声的通知了严显、刘腾与关谅保持警惕,并让他们遇到蛮民士兵,不要与之发生冲突。

之前,刚刚上山的时候,刘林便已知道暗中有人盯上了他们这一队人马,那时仅有两人。其中一人离开了,只留下一人远远的在侧面跟随着队伍。

在刘林看来,虽然捕头关谅只是九品小吏,比起县尉赵均要低上一级,可这个关谅要比赵县尉要有用些。赵县尉这个时候已经满头大汗的,找了一块光滑一点的石头坐下,接过了一名衙兵递上的水,猛喝一口,然后呛着咳嗽几声。

刘林站起身来,两只耳朵仔细的搜索着周围的细微动静,眼睛穿透过黑夜里树叶枝叉间的空隙,落在远远的崎岖小道上。他观察到了,前面的羊肠小道上有一片草皮有着松动过的痕迹。

“注意戒备,没有我的命令只许防御不许进攻,违者斩!”刘林一语出,满座皆惊。一个县太爷居然说话有点像军队的作风,县太爷就是要斩罪犯,也要将公文上报刑部,待刑部批复之后,秋后问斩,哪有说斩就斩的?

“刘大人,衙兵与捕卒可不是府军的军士?就我们这几个人,拿不下茫寨的!”赵均提出疑议。

“赵大人,这里现在本官做主,有违本官令者决不轻饶!我再说一遍,我们来不是攻寨,而是谈判!”刘林说罢弯腰捡起一块狗头大小的石头,猛的抡起右臂向前方小道上抛去。

石头落地,接着传来“轰隆”一声闷响,小道的中央塌陷出一个大坑来,露出了里面的陷阱。陷阱内足有数十根削尖的毛竹,根根如长矛一样垂直挺立。

封国上前查探,转身回报:“大人神机妙算,果然是一个大陷阱,真是好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