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做法自然是可取的,并且也是防止新旧军队之间存在的摩擦,从而影响到战事的发展。

因为钱粮的供应不足,所以岳飞非但没有让手底下的部将骚扰百姓,反而是更加严厉的治军。禁止岳家军的将士骚扰百姓。当时那个年代,能做到这点的相信没有一支军队。就是因为岳飞治军严厉,所以岳家军就很快的得到了通州、泰州两州的百姓力挺。

在九月九日以后,岳飞便下令让自己部下张宪留守泰州,而自己亲自回师出征,在承州以东几十里一个叫做三墩的地方驻扎。当时王德已经耐不住性子收兵回了镇江府,而王林以及郭仲威都是自己把持兵力而自保,绝对不会慷慨发兵解救楚州之危。这时候也就是李彦先非常卖力的开始支援楚州,可是单凭借李彦先一人之力,自然是无济于事的。随之就被金兵围困在淮河之中无法继续救援了。

岳飞此时也是无能为力,自己手下这点兵力,拿出来恐怕还不够金兵塞牙缝的呢,更是没有能力去对李彦先进行支援,事情也都已经这样了,岳飞明白楚州已经是被困死了。于是他便又中了一种特别无语的想法,那就是发给了刘光世两封公牍,用来描述自己现今的处境如何的困难,粮草也是匮乏的,也同样十分的希望刘光世能够给些粮草什么的就行了。岳飞当时似乎已经知道了,如果求刘光世进兵支援已经是天方夜谭,纵使你是苏秦、张仪在世,恐怕你也是说不动这个刘光世。故此岳飞也没报特别大的希望,但依然是希望刘光世能够给些粮草什么的也行。不过岳飞说了那么多,最终也是没啥用处的。对于刘光世来说,就等于铁公鸡一毛不拔,故此想从刘光世的身边要点儿东西,那可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岳飞最终的请求也是让刘光世直接无视掉了。可见刘光世也不是啥号鸟。

在处境相当危机之时,岳飞也并不畏惧,反而是对将士们十分信任,而且激励将士们艰苦奋战。对金军开始出击,三战三捷。还活捉了七十多名金军将士。在这种情况下,岳家军也算是有了不错的战绩。

楚州此时的窘迫处境并不会因为有了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而大大的改变,反而是越战越险。金军也是玩了命似的攻城,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的攻城,做到了精力无穷这么一说。在九月中旬期间,|奇*。*书^网|镇抚使赵立不幸身亡。至于是怎么死的,依据相关史料记载,是因为炮石打到头颅而亡的。据说临死之前赵立还慷慨激昂的说道:“我终不能与国灭贼矣!”随之,九月下旬的时候,金兵破城而入。而此时楚州军民团结一心,并没有因此而投降,反而是与金兵玩起了巷战,巷战也是赵立生前所部署下来的。

这样说来赵立这个镇抚使还算是一个十分爱国的将领。经过一番巷战之后,金军最终还是占领了楚州。可金兵这次攻城的代价却是自建炎年间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因为很多城池都是不攻自克的,或者是投降献城的,就算有的抵抗的最后金兵的损失也不是太大,但这次却是一个例外。可以说除了北宋的太原保卫战以外,楚州城保卫战是金军碰的最难咬动的骨头。楚州失守之后,完颜昌又攻击李彦先的部队,结果李彦先包括他们全家也在淮河中战死了。这些宋朝的爱国将领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操,他们是英勇无畏的!更是可歌可泣的!或许很多人都是没有名字的,但他们这些无名氏更是让后辈值得敬重的!

此时的完颜昌又回师南下,打算干掉岳飞所率领的部队,此时岳飞也恰巧接到了宋廷下达的命令,要求是让岳飞退守通州与泰州。岳飞看到情势的严峻,如今楚州城已经被金军攻下,单单的凭借自己几千人的将士也成不了任何大气候,故此岳飞便回师。在回师的途中还击退了不少次金兵的追击,最终金兵才渐渐的停下追击。岳飞的部队才顺利回到了泰州。

第三节。傅庆你欺人太甚!

承州苦战之后,其最终的结果并不乐观,虽然岳家军这支部队是身经百战的,乃至是淮东一带有名的精锐,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岳家军却没有挡下金军的铁骑。

其实,与其说是金兵强悍无比,倒不如说是宋军内部不协调、不齐心。如果真是按照签书枢密院事赵鼎的建议去做,让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几支军队强强联手,来个决战淮东那么相信完颜昌与完颜突合速两位老兄也不会嚣张到哪去。

但正史因为南宋方面,部份武将贪生怕死,最终才导致楚州沦陷的惨剧发生。这一切也非是岳飞所能左右的。况且那时候的岳飞不过就是一介镇抚使而已,与刘光世、张俊之流相比,实在是差的太多了,更没有权力去统领千军万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