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去的。但其实王彦并没有错,在当时的环境下,王彦的考量也是有道理的。两人之间的误会也就由此产生了。

岳飞这么一出战,便夺取了金军的大旗,在空中挥舞,这样一来宋军将士便被激励了!视死如归的心态前仆后继攻取新乡县,而且还生擒了金军的千夫长,又接着击溃了金军的万夫长。这些都是金军的先锋部队,人数也就一万多人左右。一个千夫长大概在金军之中能够统领一千人左右,或者少于一千人。万夫长差不多也就在一万左右。结果这么一败阵,金军就火了!直接率主力军前来攻击!誓要消灭宋军。

王彦那些军队哪里受得了这等攻势,四面包围之下,也只得四散而逃。能保全性命也就不错了。王彦率领残部七百人退守卫州的共城县。为了表示对大宋的忠心,王彦成立了太行山八字军,他们的脸上都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八个字。河朔一带的忠义之士纷纷响应!结果王彦这部分兵力最高发展到十多万人。跟金军在太行一带玩起来抗战,从此八字军的威名便由此而传开。

而岳飞顺利突围后,走到了候兆川,此地位于共城县西北,运气不是很好,又碰到了金兵的追赶,岳飞遇到这种轻狂并没有轻言退却,反而是鼓励自己的属下奋勇抗金,经过一番搏斗之后终于将这部分金兵击溃。但岳飞本人也在此战之中身受重创高达十余处。

在太行山地带,岳飞带领着这小部队苦战金兵。基本上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老天也不作美,还冰冻严寒的,整个一个折磨人。岳飞无奈的连自己所乘坐的战马也杀掉作为粮食,可见当时他的处境已经到了极为艰苦的地步。

这回没办法了,岳飞听闻到了八字军壮大的消息。他此时有些后悔了,当初若不是自己一意孤行,恐怕也落不了这么一个下场。岳飞虽然脾气不怎吗好,但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面对自己的过失,岳飞勇于承认,自己一人只身前往王彦的山寨,算是负荆请罪了。

但此时的王彦并不理会岳飞这套,试想当初危难之际,你给我捅娄子,现在我生活稳定了,你来给我请罪门也没有!他不愿意收留岳飞,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粮草借给岳飞。

不过这样做也算是人之义尽了,因为在当时看来,岳飞所触犯的经规,完全可以杀掉岳飞。而且很多人都建议让王彦动手杀掉岳飞。可王彦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饶了岳飞一命。没办法两人之间的误会已经很深了。王彦不可能犯贱去给岳飞支援。毕竟也是身为统帅,若是原谅岳飞这次,恐怕岳飞还会继续捅娄子给他。所以干脆就不甩岳飞。

王彦他的意思也很明白,你岳飞本来就是触犯军规,我念你有报国之心,而且你还是个难得的将才,故此我也不忍将你杀之,但你要给我好自为之,做事别太过了!

所以说,岳飞在这件事情上面做的太冲动了,可能是因为年轻气盛,但这并不是理由。错了就是错了。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王彦不肯接纳他。

其实王彦这个将领也不错,至少没给你玩阴的,按照当时的情形看来,就算王彦玩阴的,把岳飞给干掉了,那么岳飞当时死的也不冤枉,首先你的确触犯军规了。

这点就算说破天也没用,岳飞当时也明白这点。或许负荆请罪的时候,岳飞也抱着有可能有去无回的心思。不过说王彦度量小也好,说王彦小人也罢。这些都不是很客观的。如果客观的来讲,王彦当时这么做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呢?王彦敬了岳飞一杯酒,把岳飞打发走了。

这回岳飞碰壁之后,也总结了自身的不足,但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返回部队,带着这支部队继续苦战金兵。

在又一次的战斗之中,岳飞所率领的军队俘虏了一个金将,又夺取了几十匹战马。

过了几天岳飞又与一直金军相碰,在蜿蜒山路上,岳飞运筹帷幄,派遣即是名士兵守在险要之处故弄玄虚。自己长枪力挽纵马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死了一个名为酋黑风大王的金将,这一万多人的金军措不及防,以为有大股宋军设防,吓得屁滚尿流的仓惶而逃。

这些或许能够给岳飞抗金气势上的一些安慰吧。人不可能万事如意,这些不过是人们所期盼的而已,但岳飞仍能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奋力抗击,这点也是应该值得学习的。

第九节。宗留守人就是地道!

这时候,在沦陷区,除了岳飞与王彦这两支人马积极抗金以外,还有各路的忠义之士对抗女真的统治。女真这个民族,说实在的实在做的有些过了。如果说大宋朝的皇帝不行,换你做皇帝,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