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所以,她几乎是抱着一种类似于王大娘那种八卦的心态,于第二天一早,坐着刘大的骡车,按照那约帖上约定的时间,来到那属中三坊的清安坊。

看到主家大门上的黑漆时,阿愁顿时便更加肯定了,这韩大姑娘所攀上的“高枝儿”,大概真个儿高不到哪里去。

照着规矩,她们这样的下九流执着约帖上门…服务,自是不可能走正门的,所以她便将那约帖递进了后门里。

后门守门的婆子以一种很有些无礼的眼神,把阿愁一阵上上下下地打量,然后一撇嘴,却是没有把阿愁让进门,只阻着那人,直到昨天来派约帖的那个小丫鬟接出来,这才放阿愁进了门。

“你怎么这时辰才到?!”

才刚一看到阿愁,那小丫鬟就吆五喝六地冲阿愁摆起了威风。

阿愁淡淡看她一眼,却是在门外站住脚,道:“倒是我疏忽了,约帖上写着卯正,这会儿离卯正还差着一会儿,我在门外等等吧。”

顿时,那小丫鬟就被她的话给噎了一下,那守门的婆子则幸灾乐祸地冲着那小丫鬟一阵嘎嘎的笑。

阿愁不由就惊奇地看了一眼那守门婆子——您是哪一方的?!

她那一眼,看得守门婆子也噎了噎,便冲阿愁喝道:“赶紧的,我要关门了。”

阿愁看看这二人没规没矩的模样,不由就想起宜嘉夫人府上的种种规矩来,然后在心里一阵暗暗摇头,却是更加肯定了,只怕这家不是什么有根基的人家,就算真个儿是什么贵人,只怕也是祖上的事儿了——后来阿愁才知道,她竟真猜对了,这家主人虽然跟京城某勋贵是同宗同族,却是庶出偏房的偏房庶出,早跟主家勾搭不上关系了。

领着阿愁一路进来,那小丫鬟始终拿一副防贼一般的眼在盯着阿愁,且嘴里时不时还冒出一句喝斥。

阿愁也不跟这小丫鬟计较,只目不斜视地跟在那小丫鬟的身后。

那小丫鬟领着阿愁穿过一条长而幽暗的防火巷,来到一个足有周家小楼两倍大小的四水归堂式两层楼前。

当阿愁跟着小丫鬟站到院中的天井里时,那楼上楼下立时探出好几个插金戴银的脑袋来。

一看到她们,楼上下的娘子们顿时就聒噪起来,有人哈哈笑道:“假的吧?这就是花香要引荐给我们娘子的梳头娘?!”

又有人道:“瞧这模样,大概还没满师吧……”

还有人撇嘴道:“还说认得专门给碧珠儿做妆容的梳头娘,我就说她在吹牛嘛,碧珠儿那可是旋胡舞的大家,凭她哪能认得……”

“诶,不一定哟,不定这真是个有本事的,能让花香凭着个新鲜妆容,把郎君被玉暖那小妖精勾走的魂魄再勾回来呢,哈哈……”

“说什么呢,不是说这是她替我们娘子请的人吗?我看她是觉得郎君那边没了指望,这是改而要巴结我们娘子呢……”

阿愁只装着一副老实相,眨巴着小眼儿,抬头看着那些说怪话的女子们。

这些女子,年纪最小的才十五六岁,那最大则看上去至少已经有二十五六岁了。她们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在头上插戴着各种首饰,脸上更是浓妆艳抹,身上的衣着纹饰也是五彩斑斓。和她们一比,昨儿来送约帖的那个小丫鬟,简直就是如村姑一般朴素了。

此时已值深秋,偏这些女子们仿佛是想要借衣着挽留住夏日一般,一个个竟依旧都还穿着那轻薄透肉的夏装。特别是那半袒着的、因靠着栏杆而挤得更为醒目的一片片雪白胸脯,看得如今依旧是豆芽菜一根的阿愁忍不住就低头往自己那一马平川的胸前偷瞄了一眼。

若不是这里是正经的住户人家,阿愁险些就要以为自己是走错了地方,到了章台的某处花街柳巷了……

楼上下的女人们话中带刺地说着怪话时,楼下某间屋门忽然被人猛地拉开,韩枝儿冷着张脸站在门口处,冲那领路的小丫鬟喝道:“叫你接个人,偏你舌头这么长,竟废话个没完了!”

指桑骂槐毕,却是转眼就换了种上位者般矜持的神色,对阿愁点着头道:“你倒也算得准时,进来吧。”

阿愁默默又眨了一下眼,脑子里不由就勾勒出一番喜新厌旧、夺爱争宠之类的八点档剧情来。

跟在韩枝儿的身后进到屋里,她还没能抬头打量屋里的陈设布置,就只见韩枝儿双手抱胸堵在她的面前,那上下打量着她的眼神里,带着种说不出的算计。

“听柳儿说,如今你生意渐渐起来了?”那韩枝儿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腔调问着阿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