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 (第1/4页)

母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对其是过分的溺爱,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在提高,这样的现象是越来越严重。其实啊,让孩子多受点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就拿我的家庭来说,我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车接车送的待遇,都是骑自行车或者是做公交车去上学,不也是这样度过了学生时代?虽然这是个弊端,但是一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教育方面是需要改革的,我一直都想要做这件事情,奈何头绪太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高建彬说道:“我倒是想过这个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物质方面,教育改革光用嘴说也是不行的,还需要物质上的支持,第一,对于教师工资福利以及住房补助方面的投入要格外注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以行动来净化他们的心灵,把他们摆在崇高的位置上,没有他们这个精神文明的普及工作是很难完成的。第二,那就是学校教育基础硬件设施的改善,包括学校的校舍、办公环境和网络,特别是在校车这一项,更是要列入重中之重,要拒绝家长接送的场面发生,除非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西方在这个方面就做得相对完善一些,要开展对家长的教育,把这个思想灌输到家长的耳朵里,扭转以前的思想,当然这是相对于城区来说的。第三,至于乡镇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外,要积极的开展免费营养早餐和免费营养午餐,国外的好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实行好多年了,我们还是刚刚起步,这对于改变孩子们的体质和贫苦乡镇的学习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完了以上的三步,再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加以引导,把精神文明的理念真正的竖立在学生们心里,这个方面的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现在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就存在着斗富的情况,我们要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们是从小就受到了这样的影响,那么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有时候一生的转变就在于孩提时的一个想法。”

李盛华听得很是惊讶,说道:“你的这些想法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也是党中央的施政理念之一,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还是要吸取别人之长,来弥补现实存在的不足,你是不是准备下一步要在东部新区推行?”高建彬苦笑道:“实行这样的改变投入是空前巨大的,不是目前东部新区的财政上可以承担的,毕竟东部新区不是石桥镇,而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主要的资源还需要从市里和省里面化缘,实在是有心无力。如果我还在石桥镇的话,我早就把这几个想法推行开了,可是东部新区人口基数比得上八个石桥镇,财政上的资金却不及石桥镇的八分之一,需要资金的地方太多了,我看还是京都这样的地区做出榜样来为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也该是我们进行投入的时候了。”

李丽看着两个人一谈起来就忘记了这是在吃晚饭,不由的说道:“李市长,你们还是把话题留到吃完饭再说吧,菜都凉了。”李盛华笑着说道:“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建彬的话总是能够拓宽我的思路,这也是我过来到你们做客的主要原因,人啊,一旦压力过大了就要想个办法减减压,换一换脑子,要不然很容易就会出现错误。女主人都发话了那我们就等会再聊,做了这么多的好菜,说起话来就忘记吃饭了,辜负了建彬的手艺啊!历史上的孔子曾经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想我现在也就是当时他的心态吧。”高建彬做的倒是没有什么很名贵的菜,都是一些家常系列的,味道当然也是很不错的。他也知道李盛华来到家里的目的不可能是为了吃这顿饭,而是想要和自己交流一些意见和看法,在东部新区的几项改革措施引起了他的注意,作为京都市的市长,作为一个将要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现在他迫切的想要得到工作上的一些新的想法,高建彬的压力很大,可是李盛华的压力要远远地比他更大。

一旦决定放下话题李盛华就对于工作上的事情只字不提,而是和这小两口聊起了京都内的一些奇闻趣事,李丽真是第一次看到正部级的大领导居然是这样的风趣幽默,对于李盛华的好感也是加深了一步。吃起来时间就不需要多长了,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高建彬就请李盛华到了书房,有些话当着李丽的面他不大好开口。李盛华对于高建彬的机敏感到很欣慰,有些事情就算是最亲密的女人也不能听到,倒不是说有什么违法乱纪天理不容的性质,而是作为政治家的谨慎。

李盛华坐下后接过高建彬递来的烟,在高建彬的火机上点着了,这才说道:“一直以来我也是想和你谈一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