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2/4页)

不过也没有人能够说什么,毕竟他一招打败了黄巾大将管亥、更是和黄巾军中的支柱号称神话一般的人物、“天公将军”张角杀得落败吐血而亡,就算单单按照斗将的规矩来算,他的这些战绩无疑也更加出彩。

接下来则还是关羽、典韦、张飞、颜良、文丑、徐晃、纪灵、淳于琼、裴元绍等人,可惜的是,除了凌巴之外,他们这些人基本上找不到太多单独表现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冲阵,尽管这似乎更难,但没有单独的斗将,也就无法详细点出他们各自具体实力,所以依然还是按照原本第一次“武林大会”的时候的那个武将排行榜凌巴以下的位次来排列。

而在这一次相比之下,南军的猛将更少,但无疑表现却要更加突出,不管是宛城之战夏侯渊、文聘联合阵前擒敌首bī退黄巾军,还是后来当阳布局、长坂坡一战的时候夏侯惇因其弟之伤而怒终于爆发,五进五出杀退杀死无数敌人,立下赫赫战功,夏侯妙才的军威也终于开始在南军中肆意传播。

不过因为南北两军不同人不同地,面对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而且这两边也都不是好惹的,流传的表格也就分成了南北两份,单独列开,不过相比较北军猛将如云,南军显然有些捉襟见肘,这让曹cào看到的时候都笑着对曹洪等人说自己眼红嫉妒凌巴,大家笑笑而已,但曹cào自己心里却知道这是七分假三分真。

而乘着这一次武斗大会的东风,没有先将这一次的这些新将们名声传播出去,反而有助于将原来那些“前辈”们的名声更加大力宣传一番,现在说道武斗大会,便想到“武林大会”,然后便想到凌巴,关张典、颜文庞这些人。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比较开明或者比较有眼光有见识的商家自然不会错过机会,直接在店面上挂起了类似于“卫子酒家”、“云长酒肆”、“张飞酒馆”或者是“典郎君茶馆”、“颜良茶铺”之类的。

还别说,借着武斗大会的东风,还真叫他们招揽了不少客人,即便是武斗大会都已经结束了,可这店家的名声也打出去了,现在都是看准了,若是好酒好茶的,吃了一次下次自然再来,否则名字再好也没有用,说不定还被人说成是败坏人的名声呢,那可就是惹麻烦了,毕竟那些武将哪一个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人可不敢招惹。

不过这个时代的酒、茶之类,在市井之间,实际上大多都是大同xiǎo异,所以这个时候宣传名声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倒也没有真的惹出什么麻烦了,可终究还是làngcháo其实还不大,但若是到后面,显而易见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一定也会出现一些其他不可预料控制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凌巴知道不规范一下是不行的,于是在和刘宏用充满了钱孔的眼神意思jiāo流之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的一条政令颁布而出,直接从三公手下流过,传遍洛阳,引起轩然大*。

关于政令的内容呢,大致是这样的:朕闻太史公史记货殖列传,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洛阳商贸发达,来往沟通、互惠互利,正是深合朕意,更实则我大汉之幸。虽则先祖有遏制商人发展之行为,然方是时,亦是顺应天道、体悟民心所为,只是毕竟世易时移,先祖敕令,虽不可朝令夕改,然不肖子孙宏更意愿顺应天时、民心,启商家便利。今有乘武斗大会之风,yù瓜分其利,然行有行规,若不明文加以规整,必成大luàn,是以朕敕令天下,以洛阳为先,若有店者yù名之以武斗大会相关,须申报于洛阳“商事企划特别部mén”,若店名之间有所冲突者,以先申报者为优,故此而形成一定秩序,规范洛阳商事,亦可增强效率,区别往来,若得可为,实乃朕之所幸

这条敕令乃是直接以刘宏皇帝的名义颁布出来的,就算偶然有一些反对议论声音,也立刻平息下去销声匿迹,至于究竟是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动消失”的官方解释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而席卷起来的làngcháo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现实里,这“商事企划特别部mén”究竟是个什么乾坤,又有谁会是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人?

没让人等多久,真的就有一家营生吃酒的店家真的办了——实际上当然和凌巴有那么xiǎo点儿关系滴,结果轰动之后,直接引发了一轮làngcháo,毕竟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这么明文规定、还有后面陆续传出来的规定的什么“加以保护”,有这一点就够了,皇帝的话金口yù言,谁不能信、谁敢不信?只要有一个领头的,后面自然直接一大批跟随着。

时至今日,洛阳已经不知道开发了多少的有关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