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2/4页)

几个月大伙儿非饿死不可。想到这里,王大眼当即清了清嗓子向手下打气道:“怕个球!娘们当家,房倒屋塌!东莱就是娘们当家,咱不抢她一票,对不起老天爷啊!”

众喽啰心想,没错,东莱郡的太守是个娘们,可东莱郡的官军不是娘们。若非如此他们之前又怎会在东莱郡连连吃瘪。再一联想到东莱境内同行的遭遇,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山贼怯懦地提醒道,“大哥,你说咱要是抢了东莱的粮食,东莱兵会追过来吗?”

王大眼本想自己一番言语能激励起众喽啰的士气,却不想竟换来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回答。可眼瞅着其他人也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王大眼便拍着胸脯保证道,“弟兄们放心。壮武县隶属城阳郡,东莱兵不会过境。”

然而就在王大眼得意洋洋地宣称东莱兵不会过境之时。远处突然飘来了一阵若隐若现的马蹄声,一瞬间王大眼那一双巨眼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可他眼中的瞳孔却在急剧收缩。因为上次在东莱打劫时他曾听到过相同的马蹄声。那种独一无二的清脆声响,对王大眼和他的喽啰们来说,无疑是来自阴司的催命符!

五月的海风吹拂着木笼中一颗颗面目狰狞的头颅,这些头颅的主人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强盗、山贼、豪强,可现在他们只是些让不其县城蒙上了一股肃杀气息的装饰品而已。而在这一长溜的脑袋下,站着身着朱色深衣,腰佩铜印墨绶的蔡吉。此时的她正挺直了腰板,环视着面前黑压压地一群男女老幼。

却见其中为首的一个老者恭恭敬敬地向蔡吉匍匐叩首道:“夷安流民,恳请府君收留。”

“老丈请起。从即日起东莱郡便是汝等的新家。本府会减免汝等一年的税赋,好让汝等在新家修身养息。”蔡吉带着和善的微笑上前扶了老者,跟着又回头向身旁的不其县令童恢嘱咐道,“童县令,这些百姓就拜托不其县多加照顾了。”

“府君放心。老夫定会将这批百姓安置妥当。”童恢拱手领命道。话说最初得知蔡吉是女子之时,童恢可是着实大吃了一惊。毕竟他数个月前才刚同蔡吉一起主持过灭蝗,当时竟楞没有看出这小蔡府君竟是女儿身。不过也正是有了之前的那段合作,童恢才毫无障碍地接受了面前这个少女太守。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蔡吉是男也好,是女也罢,重要的是她有治理东莱的才华。而这种才华在当今这种乱世显得尤为地弥足珍贵。所以不管是出于对蔡吉的赏识,还为东莱百姓考虑,童恢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出手助其一臂之力。

面对童恢等县令的支持,蔡吉同样深表感激。须知当初她横下心来公布女子身份之时可是做好了丧失部分府县的打算的。要知道这个时代府县在财政军事上都拥有较高的独立性,倘若底下的县令对郡府感到不满的话,那献城于邻邦这等戏码可是随时随地都会上演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四个月过去了,东莱全境的县令最终都选择了效忠蔡吉。当然能有这样的结果,除了得益于蔡吉之前一年的杰出表现之外,也多少与其在公布身份后就忙不迭地发兵剿匪有关。

是的。自打郭图带着粮草心满意足地回邺城之后。蔡吉便与太史慈带着兵马前往东莱郡的各个府县剿匪。太史慈等人虽将这一次的剿匪行动当做训练新兵以及招募新兵的大好机会。可蔡吉心里十分清楚,她所谓的剿匪实质上是在向底下各府县宣扬武力。让那些蠢蠢欲动之辈明白此刻背叛郡府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而太史慈所训练出的东莱兵也没有让蔡吉失望。在过去的四个月内,东莱兵横扫了各个府县。那些胆敢违抗府君意志的贼人,如今统统成了城门上悬挂着的警示品。

而正当蔡吉站在下“战利品”下,心满意足地看着新一批流民被带下去分领土地之时,一旁的童恢却向其询问道,“府君,日后来东莱的流民会越来越多。府君打算一一收留?一一减免其税赋?”

“是。本府就是要让天下人知晓,来我东莱,屯田者,免钱粮;掳掠者,杀无赦!”蔡吉袖手而立道。

屯田者,免钱粮;掳掠者,杀无赦——好大的口气。童恢在心中暗自赞叹蔡吉魄力不凡的同时,却又不无担忧地向其提醒道:“府君志向远大,老夫深感佩服。只是安置流民须耗费不少钱粮。府君如今又减免了诸县的赋税,如此一来郡府日后如何安置新流民?”

蔡吉听童恢如此一问,不由回头安抚道,“童县令放心。用不了多久自会有人为郡府送上钱粮。”

“有人送上钱粮?”童恢好奇地问道。要知道这世道能出一笔钱支援官府屯田的富户有不少,可能长期资助官府收纳流民屯田的富豪却不多。难道眼前这少女府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