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的,自然不好多插手。

事实上,当初父亲顾风还在的时候,顾家也曾仆从成群过,那时顾安然虽然小,到也记事儿了,他还清楚记得,家里仆从都是由母亲管,奖罚制度,也是母亲订,父亲是从来不插手,现下,他也是按照以前家里的规矩做,却从来没想过,他家宝贝妹子才十岁。

幸好顾婉做这事儿还算轻车熟路,吴家和王家的都没给名字,还按照以前那般叫,就是那两个双胞胎丫头,以前根本没有名儿,一直是大丫、二丫那么叫,她们很小就流落江湖,让那胡姬救了回去,连姓什么都忘了。

顾婉想了想,就道:“跟着我姓顾吧,大丫就叫宝笙,二丫就叫宝琴。”

两个小丫头眼睛一亮,高高兴兴地道:“谢姑娘赐名。”

这时,她们两个才有了一点儿活泼样儿,像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了。

顾婉笑了笑,借着就给众人分派了下差事,以后吴家两口子,一个负责赶车、看门、还有打扫院子,一个负责洗衣做饭,他们的闺女沫儿就在厨房打杂,王大、王二去顾安然的书房伺候,也能跟着识几个字,至于路三娘,以前是县令夫人,管家很有一套,又识文断字,暂时就负责管家管账,连带着采买也由她负责。当然,暂且先做点儿简单的,复杂的等她平安生下孩子再说。

“你们若是各尽其职,我们顾家绝不苛刻下人,以后,吴伯两口子,还有三娘,你们的活儿辛苦,每月三两银,王大王二,宝笙宝琴和沫儿都是一两,一季四套衣裳鞋袜,逢年过节另有贴补。”

这待遇一说,路三娘还好,毕竟不是没见过钱的,其他人可都兴奋起来,实在是顾家这样的待遇在涯州算是最高的,就是涯州的官宦人家,恐怕也连一半都没有。

“行了,咱们顾家的规矩不算严,只要注意,不要碎嘴嚼舌,大哥的书房,就是王大和王二,没有大哥发话,也不许随便进出,旁的也就没什么了,把南厢房收拾出来,吴伯你们家住进去吧,三娘,你身子不方便,又要照顾婆婆,老人家身子骨不好,就住东厢,暖和些,离厨房也近,方便你给老人家熬点汤水补身子,王大和王二跟我大哥住,宝笙宝琴跟着我,先这么住,等去了新房再分派。”

家里的屋子其实很够住了,顾婉住的西厢,偏房就有好几间,只是她更喜欢独处,有两个丫鬟在身前,做事就更不方便了,可她也明白,大家千金身边哪能没有丫鬟的,现在就得开始习惯,要不然,将来肯定会让人笑话。

顾婉不担心自己,却绝不肯让她顾刘两家,家声有损。

第三十六章幸事

夜,月光明媚如水

沫儿挑着灯笼,沿着鹅卵石的小径,穿过草木扶疏,走到南厢房门口的时候,就看见她爹她娘正在门前等候。

沫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钱嫂子连忙伸手轻轻拂去闺女衣裳上面落的两片落叶,笑道:“快进屋,夜里冷,姑娘赏了一碗燕窝,说给你补补身子,趁热吃了吧。”

沫儿笑眯眯地点头,一进屋,就觉得热气蒸腾,赶紧把身上簇新的斗篷脱下,小心翼翼搁在柜子上,这斗篷是大红的,领口处缝了一条细长的缎带,缀着一双圆滚滚的绒球,很是可爱,做工精细,料子也好,以前,沫儿做梦也没想过,她有一天能穿这么漂亮的衣裳。

南厢房是八间大瓦房,吴家两口子住一间,给沫儿也收拾了一间,被褥都是新的,还有两床他们以前连见都不曾见过的蚕丝被。

沫儿坐在炕上,接过钱嫂子递来的燕窝,吃了一口,然后就推回去,比比划划地让钱嫂子吃。还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纸包,把里面的桂花糖拿出来,硬塞到她娘亲手中。

钱嫂子忍不住一笑,就和女儿分享起燕窝来,道:“配着糖,就是好吃,比单吃燕窝香的多。”

吴二狗忍不住摇了摇头:“你看看你们娘俩,刚来的时候,连白面馍馍,都是小娘子逼着吃,才敢下嘴,现在到好,能吃上燕窝这般金贵的好东西,还不知足,燕窝本就是用冰糖炖的,你们还得配糖吃。”

钱嫂子脸一红,讷讷道:“这不是咱们姑娘心好,说我月子里伤了身,得补一补,咱们沫儿也什么……营养不良……得多吃点儿好的,这才专门送了几两燕窝……”

“我也就罢了,粗鄙人,姑娘赏这般金贵的东西,给我吃也浪费,可咱们沫儿,我是真舍不得她吃苦。”说着,钱嫂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家女儿略染了几分红晕的脸蛋,又想起只半个月前,女儿还惨白消瘦,让人心疼的模样,心口忍不住抽紧。

吴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