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王莽最后说。
“都卖掉吗?地,庄稼?”
女人们问。
“是的。把这一切东西都卖掉吧。地、庄稼、房子,都不留了。这次走了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回来了。”
“为什么?”
“这是天意。”
“天意?”
“只能如此。这就是天意。反正以后我们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就不再想什么退路。既然上天已这样指示它的意愿,就顺应天命。看大伯他们,叔叔他们,走了以后都没有再回来。我想我们也不会再回来的了。”
按董仲舒的理论,天是有意志的,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象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因此,人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天意。
董仲舒的理论是王莽思想的是一个重要基础,既然事情这么难办,无论那种选择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是天意的显现,这时选择最简单的那种办法,就是顺应天意的办法。
有了这最终的决定,余下的事情就由王母拿主意。因为,对地和房子等东西卖给谁,王莽不关心,这些事情,由母亲决定最好。
王莽到地里看庄稼,这是他关心的。大黄狗一如过往那样,兴奋地跟着他。王莽骑上马,他想看看,地里的庄稼是否真的比用旧法耕种的好。远远地,他已见到赵根和赵驹,他们在为庄稼去除杂草。他们做事的态度,还是满认真的。
“今年的庄稼长得很好呵。”
王莽把马栓在田头的树上,然后走到地里去。
“今年的收成,一定会比上年好很多。”
赵根说。
王莽从田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去,不时停下来看看,拔掉杂草。他曾是一位热情的农夫,大胆引入新的种植技术,现在看到庄稼长势良好,心内心当然高兴了。当收获时节到来,收获的粮食堆满粮仓,这会是多大的快乐?但是,现在是要放弃它们作价出卖,真是舍不得的。
“可惜,过几天,我们就要到长安去了。”
王莽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赵根说。
“那我们怎么办?”
赵根问。
“你们可以留在这里作长工,如果你们想的话,我会跟买主说的。当然,你们也可以跟我们一起到长安去。”
“我们愿意到长安。”
“可到了长安,你们能做什么?那里又没有田地耕种。”
“除了耕田,我们还可以干许多东西的。我们可以跑跑腿,烧饭煮菜也都可以。再说了,家里的内务,还是需要有人干。我们都可以的,对吧?”
赵根对赵驹说。
“对。我们会好好干的。”
赵驹说。
“嗯。好。虽则如此,在我们离开前,还是要把活做好。”
兄弟俩很高兴地互相望了眼。
王莽离开了他们。骑上马,大黄狗依然在前面为他带路。不知不觉中,依然把王莽带到河边去。河水是清澈的,岸两旁,茂密的灌木林,还是那样青翠迷人。王莽下了马,牵着它沿河岸而行。来到他的野外小书房,石桌子上,何莲采下的花儿,残骸也见不到了,早被风吹雨打去。不过,小石子仍在,只是散乱了。
他以为他们永不会再相见,但在他心中,隐约是有个希望他们会再相见。他以为自己不会再到这儿来,但仍然是来了。不过,王莽今天的心情,是平静的。他在四周看了一下,似乎是看到一些花瓣的残迹,当然,也不是很能肯定。也无须思想太多,天意如此,这一次,他是来和自己的过去来一次彻底的告别。王莽在石桌子旁坐了一会儿,不管如何,他的心情是平静的。
过了几天,女人们把东西收拾好。要带走的都装上车,带不动的就留了下来。王母已经把地和房子处理好了,房子是半送给王家人的,地分了几块,孙大叔要了一块,孙里长要了一块,其余的还是卖给王家人。
第五天,他们出发回长安。孙里长带着村里人来送他们,乡亲们纷纷向他们摆手,祝愿他们好运,并希望他们能再回来。尤其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和王母相熟,他们是看着王莽长大的,如今又看到他有大前程,都为他高兴。乡亲们的热情让王莽感动,王莽走下马来,塞了些钱到孙里长手里,让他代自己宴请全村的人。然后,他又再骑上马。
他们的行李装了两辆车,赵根和赵驹分别在这两辆车上。王母和怀能坐在一辆车上。王氏、大嫂、和王宇王光两个小孩坐在另一辆车上。王莽和士兵们是骑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