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珠,来讨他妃子的欢心。”说书人挤眉弄眼,做出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贵人模样,显然模仿的是那个皇帝。

“狗皇帝!”“这皇帝咋比狗官还可恨?”

听书的船工们愤愤地骂了起来,骂声中,已然没有一丝对皇帝的惧怕。

但还是有人小声嘀咕,“这说书先生也真敢说,居然骂皇帝?虽说北边儿那位皇帝管不着咱了,可哪罗将军不迟早也得做皇帝?如今红巾军还满大街呢,万一以后罗将军当皇帝了,有人把这事儿说给罗将军听……这说书先生是不想活了啊?”

旁边有人听他嘀咕,却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没听吗?这是晋江先生的新故事!所以不是说书先生敢说,是晋江先生敢写!”

嘀咕那人不由好奇地问:“晋江先生?”

“对啊,晋江先生!”拍肩那人满脸兴奋,热情地介绍起来,“晋江先生你还不知道啊?那晋江书坊知道不?就卖话本子的那个!大家都说晋江书坊就是晋江先生的呢!晋江先生不仅开书坊,还写书,我就喜欢他的故事,敢写,敢骂!痛快!有些话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每次晋江先生的新书出来,我都得买上一本!”

嘀咕那人讪讪地道:“我、我不识字呀。”

“不识字就听嘛!如今有好些说书人都说晋江先生的书,听说还有戏班子按晋江先生的书排了戏,到时候还能去看戏呢!”

那位晋江先生的拥趸手舞足蹈,听的人频频点头。

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对话,并不独独发生在广州。

南海以北,长江以南,所有被红巾军占领的地方,几乎都会很快冒出一个叫做晋江书坊的文房铺子。这个铺子卖读书人用的文房四宝,还卖简单通俗的话本子,话本子里的作者里头,有个叫晋江先生的,常发惊人之语,似乎什么都敢说敢写。有人爱他,有人恶他,但无论爱恶,起码,他们知道了晋江先生,知道了他的故事。

而那些说书人和戏班子,更是让晋江先生的故事被更多人听到。

甚至在京城,晋江先生的话本也逐渐流传开来,但京城人不敢公然谈论传阅,只敢自己看了偷偷揣摩。

如同一点星火丢进枯草满地的荒原,枯草见火即燃,风助火势,仿佛只在顷刻间,便席卷了整个荒原。

迟早有一天,晋江先生之名,天下皆知。

这一天马上就会来到。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吃完饭马上码加更,但估计不会早,早睡的姑娘不要等。

☆、第129章 8。12

与晋江先生之名闻名天下的燎原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剿匪军不可挽回的溃败之势。

大梁天授帝元年冬; 剿匪大军与红巾军在武昌展开激战; 剿匪大军溃败,数万兵马仅不到一千人突围,剿匪大将军陆澹左胸中箭; 生命垂危; 陆澹部下带领残兵及陆澹连夜渡江北逃。

红巾军趁胜追击; 同时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所过州县。

大梁的城池一座座失守,快地甚至让人反应不过来。

等陆澹的部下带着奄奄一息的陆澹逃回京城时,红巾军已经打到了河北。

陆澹的兵败直接导致红巾军北上,依旧后面城池的连续失守,按常规来说,应该要给陆澹治罪的。

但是; 现在已经没有人有心思管陆澹了。

红巾军近在咫尺; 上至皇帝; 下至贩夫走卒,睡觉时都仿佛能听到红巾军铁蹄哒哒; 攻破京城大门的山摇地动之声。

而这一天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城破那日,沈青叶正在镇国公府伺候陆澹。

陆澹左胸中箭,又一路颠簸逃回京城; 这般能捡回一条命; 简直是侥天之幸,许多人都说镇国公世子运气好。

然而,陆澹却宁愿不要这样的运气。

他躺在床上; 像个废人一样,被人伺候着吃饭喝水,拉屎撒尿,耳边却听着红巾军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的消息,一开始愤怒不已,渐渐地便麻木了,整日地不说话,眼睛盯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地看半天,里面盛满了迷茫。

他瘦了一圈儿,脸色青白,看上去不如以前英俊,整个人颓唐萎靡地让人看了心疼。

然而沈青叶却没心情安慰他。

因为她同样迷茫,甚至比陆澹更迷茫。

她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世会这样呢?

红巾军,那些农民乡巴佬,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