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就在辽东进入紧急战备的时候,朝鲜道行军大总管东夷都护程名振接到了快马送来的消息,司徒兼雷部尚书吴王李恪与右仆射、中书令麦仲肥前来辽东视察。

接到消息的程名振心里很是纳闷,大战一触继发,这二位不在长安待着怎么跑到前线来了?万一这二位要是出点什么事情,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辽东将领都要吃挂落,急忙召集高级将领前来安排迎接与安保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行程,李恪、麦仲肥一行人,终于在以东夷都护程名振为首的辽东众将的簇拥下,来到设在原安市城故地的东夷都护府里。

时隔七年再度故地重游的麦仲肥,见到被自己一手安排在高丽蹲点七年的薛仁贵时感觉很不好意思。反倒是薛仁贵在与他见礼后,开玩笑地说自己用了七年时间总算等到了这次大战,七年的等待也让自己对这里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新罗王城的位置。

李恪在宣读了高宗李治对辽东众将的慰问后,一一与众人见礼。等与东部舰队水军大总管苏定方一席交谈后,李恪立即就要让苏定方领着自己与四位雷部专家前往军港观看舰载炮的情况。

苏定安笑着说“殿下与阁老远来,一路鞍马劳顿,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我亲自陪同两位前往军港。如此可好?”

程名振也拉着麦仲肥过来说道“定方所言甚是,也不急在一时,我这里已经备下酒饭,今日共谋一醉。一旦开打就要颁布禁酒令,再想喝就要等到得胜的时候了

李恪也只得作罢,酒宴摆井,这可真是山珍海味皆有。烤熊掌、臻蘑纯天鹅、素烧猴头菇、红澜海勃鱼,清蒸海蟹、雁肉熬海参等等皆是大号瓦盆承装,一一端上桌来。

等最后一瓦盆汤菜上桌时,作为东主的程名振给两人各舀了一碗后笑着给李恪与麦仲肥介绍说“这道菜是高丽王高无忌最喜欢川几示老山人参炮飞鸟。这个飞乌是这里特有的一种鸟,肉继美。再加上老山人参炖利最是滋补,殿下与阁老多吃些。可惜此鸟离开山林不出两日必死,无法带回京城。进献陛下甚为遗憾。”

两人听程名振说的如此热闹。不由用汤匙舀起面前清澈可以见底疑似白开水一样的汤喝了一口,一股鲜美的味道带着老山参特有的淡淡苦涩味道一起流进喉咙,果然是别有风味。

麦仲肥感觉这个飞鸟很可能就是被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封为四大山珍之一的飞龙鸟做的汤。此鸟也因这一封被大量捕杀,用来熬汤,濒临灭绝。

“果然不错!”两人喝完后异口同声赞叹道。

众人这才举杯敬酒,酒宴正式开始。麦仲肥略扫了一眼在座相陪的七八位辽东众将,没发现黄巢、席子谦、与铁良驹的人影,知道应该是他们三个的级别还不够在这里相陪的缘故,也不放在心上,与众将推杯换盏起来。

一夜无话,次日清,李恪与麦仲肥在苏定方陪同下,只带着各自的亲卫骑马赶赴安东县的军港。

经过栅栏前全副武装的兵士确认后,几人进入到军港区域。安东县沿海正是一咋。海湾,沿海的礁石上到处都留有人工打凿过的痕迹。连接这些被打凿成平台样礁石的是一块块整齐的条石,这些平台靠海的一面绑缚着一根根的巨木。从平台延伸到海里的无数木质栈桥象一只只张开的臂膀,等待着回归的战船。不时有海鸟尖叫着掠过这里。

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李恪,被眼前壮观的海景震慑,骑在马上由衷地说道“原来大海是这样平静美丽的地方。”

一边相陪的苏定方笑着说道“殿下说的不错,大海安静的时候,确实美丽。但当它暴躁起来却是十分可怕。海浪最高能达到十几丈高。吞噬掉挡在它前面的任何事物。”

李恪一脸不信地说道“有那么厉害吗?”转头看着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停泊的一艘用于运输给养的叉船自言自语地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许你说的是真的。”

同样在眺望大海的麦仲肥接口道“他说的确实是真的。一旦海上起了风暴,这眼前的平静的大海就会变成肆虐的怪兽魔君,吞噬一切,撕碎一切。”

李恪点头,他以为麦仲肥上次东征时已经见过大海了。可苏定方却奇怪地问道“阁老见过大海发怒的样子吗?”

“呃,这个书上说的。”麦仲肥这才知道自己又漏嘴了。

“阁老真是博览群书啊!”苏定方深信不疑地由衷赞叹。

麦仲肥急忙岔开话题问道“怎么没见到我们的战船?” “这里是归港维修的地方停靠的码头还在西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