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将其他的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这样做有一个迫切的原因,那就是在2006年12月,中国必须根据入世协议开放银行体系业引入外国竞争。

中国官员通过股票打折为内地银行吸引外国投资者,引入管理经验。例如,美国银行被允许以大约票面倍的价格购买中国建设银行的股票。一个月后,建设银行以大约面值倍的价格上市,美国银行马上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

在引入外国资本之后,中国银行业才真正开始为13亿普通客户服务。中国银行业以往重视公司企业而忽视了普通客户。公司企业过去占到银行贷款的85%。 而现在,银行开始面向那些准备购买汽车、进行财产抵押以及刷卡消费的普通客户。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13年,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中,信用卡业务、抵押贷款以及汽车贷款年增长分别为54%、20%和25%。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敞开大门:是引狼入室还是获得更多的财富��(26)

尽管存在风险,投资中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数目比自己开分支机构增长的速度更快。“你不大可能在一年之内获批建立两家以上的分部”,《中国经济研究季刊》总编亚瑟?克罗伯说, “在中国你可以用20 年的时间建立20个分部。”

尽管投资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成为了头条新闻,但很多外资银行和投资者寻求在规模小一些的银行,甚至是区域性银行里参股,这样它们就可以在管理上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控制风险。

今天的亚洲和十年前的欧洲非常相似。十年前,很多欧洲国家放开证券市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的主要提供方的角色逐渐淡化。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经营资本市场业务,另一方面在独立资本市场本质的教育方面比美国介入得更深。亚洲现在处于一个类似的阶段。

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在很多情形下能够获得开放式授权以它们能够的方式盈利,它们的迅速发展使更加迅速的资本配置成为可能。在下一个五年里,金融市场将显著转型,许多金融专业人士将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发展。

中国政府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自主创新,以及知识产权转让方面也有章可循。这个过程与日本、韩国的发展十分相似,作为制造业基地由三流演变为世界一流。

中国对外资建立工厂一直持开放的态度。技术转让以及后续的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屡见不鲜。这种开放,与完善价值链以及加快市场发展的政策相结合,意味着中国将有更多的国际品牌。中国企业具有内置优势来迎合国民的品味。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

本币兑换外币服务的改善,使中国银行业更有效率,人民币可以寻求其“自然”或市场均衡水平。因此,改革完善之后,中国银行业将最终实现外汇市场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经济学家信息中心报告说,截至2004年,中国有35 000多家金融机构。然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仍是四大国有银行,截至2004年3月,它们占有银行业总资产和总存款的55%。

根据经济学家信息中心的说法,“资本多数是由银行提供,最重要的银行仍属国家所有。它们的一些客户所申请的贷款以现行利率计算利息。而一些劣质客户,因为与银行关系良好,他们通过私人关系或许以利益来获得贷款。但是银行贷款的大部分(约占三分之二)用来扶持国有企业。”

虽然政府放松了利率管制,但中央银行通过设定存贷款利率来影响信贷的配置。“中国银行业几乎仍然是国有的,或者直接控制或者通过国有企业控股……但是,自从中国入世以后,银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更为迅速。”经济学家信息中心的报告中说道,“在被允许商业领域和地域范围,外资银行正逐步获得更大范围的投资权利。”但外资不能控股中国的银行。

国家规划者和企业领导如何考察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并且通过推行一致的银行业从业准则和实践,来增强竞争力,减少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规定和WTO政策指令方面的问题?

外国公司如何通过将对华投资活动与中介投资金融项目相结合,为逐步参与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规避风险,特别是与具体开发项目和知识产权运用有关的风险?

中国的资本市场

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中估计有三分之二是非流通股份。股票的流动性低,甚至低于投资者的信心,企业家和投资者都将目光转向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和国际市场,来寻求资本和回报。与此同时,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