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当年你仗着太上皇宠信于你,胆敢欺负到本王头上来。霍三,你等着,如今可不是当年了,本王迟早整死你。”

“哼!”

狠狠甩了袖子后,赵王表示并不愿意再多看霍三一眼,只大喇喇大步先走开了。

霍令俨面上恭敬,心里却是颇为不屑的。赵王性急,难成大事,只是嘴巴厉害罢了。

况且,这个人十分记仇,记的却是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仇恨。这样的人,霍令俨根本不与之计较。

回了伯府后,霍令俨立即差人去福寿堂跟荣安堂都送了平安信。宫里突然来人传陛下口谕,两位老人家担惊受怕,生怕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得了消息后,太夫人拍了拍胸脯,终是松了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底是我们多虑了。这回不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喜事啊。这样的差事,陛下交给老三去办,是对老三的器重啊。”

打从霍令俨离开进宫后,老夫人包括苏棠在内的三位夫人,都来了太夫人这里,女眷们一处等着消息。

老夫人也松了口气,笑着点头:“是啊,是好事。”

苏棠心里也着实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因为孟家的事情喊的人去就好。其实她还挺怕的,毕竟孟四是原小说中的女主角,头罩女主光环,只要跟她敌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既然做不了朋友,那便就做不相干的人好了,苏棠不想与她有任何牵扯。

方才还气氛紧张的大厅,此刻因为好消息的传来,整个氛围轻松了许多。主子们说说笑笑起来,丫鬟们也开心的说着笑着。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事情。

“之前因为要替她爹爹守孝,幸姑已经很久没有踏出这伯府大门半步了。她那么爱玩的一个孩子,又是在这么好的年纪,生生憋在家里,可是将她憋坏了。”太夫人搂着孙女,笑着说,“她过完年十三了,亏得不耽误说亲。这回端午节,得带她出去玩一玩,与以前的小姐妹们说说话谈谈心。”

老夫人已经不管事了,又是守寡的寡妇,闻声就说:“儿媳已经不管事儿了,老爷又没了,如今还是少出门的好。幸姑的大事,还得老太太您来操心了。”

太夫人觉得老夫人考虑的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大夫人也是寡妇,忙也起身说:“孙媳想留在家里陪着娘,小姑的事儿,还得两位弟妹帮衬着一起操心。到时候,我就呆在家里亲手给小姑绣嫁衣绣嫁被绣花鞋……保准让咱们幸姑风风光光出嫁。”

大夫人言语间带着些幽默,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幸姑却羞红了脸:“大嫂如今怎么也跟三嫂一样了,尽说这样不害臊的话。谁要嫁人啦,我还小,就想呆在家里陪着你们。”又冲太夫人撒娇,“祖母,几位嫂嫂欺负我,如今都要赶我走了。”

太夫人笑着说:“你几位嫂嫂疼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赶你走。如今你亲事尚未定下,她们倒是说的高兴。将来等你亲事定下了,想必她们又舍不得了。”

说起这个来,大夫人倒是挺心酸的。想着再要不了几年小姑就要嫁人了,她心里还挺失落的。

她嫁来霍家也好些年了,膝下并无一儿半女。嫁来的时候,小姑才六七岁大,又可爱又漂亮,她十分喜欢。以前婆婆打理阖府庶务,忙得很,小姑呆在她身边的日子居多。

可以说,小姑是她一手带大的。

第59章

三位嫂嫂中,虽说幸姑如今与三嫂最聊得来,也最喜欢往三房这边跑。不过,要说到感情深厚的话,自然是与大嫂感情最深的。

别说大夫人舍不得,就是幸姑自己想到将来那一幕,都觉得不舍。

幸姑撇了撇嘴说:“你们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你们。那正好,我便一辈子留在家里,永远陪着你们。”

“这说的可就是傻话了。”太夫人笑着,摸了摸幸姑脑袋,又道,“你若真是嫁不出去,那我们可就得着急了。”

二夫人忙就说:“咱们幸姑这么好,怎么会嫁不出去呢。等端午那日出去玩儿,说不定叫哪位皇子瞧见了,将来做皇子妃呢。”又说,“都说孟家姑娘模样好,要我说,未必比得上咱们幸姑。”

二夫人说完这些话的时候,苏棠特意抬眼看去,悄悄打量了太夫人与老夫人的脸色。两位老人家表情都有些不自然,果然是这样,霍家其实也是希望幸姑能够嫁入皇室的。

古代联姻,就是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纵然幸姑再得宠,可在家族利益面前,霍家人也会率先选择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