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理*提*供)。对此,我们佛家用一句歇语来说。”

郭浪和素梅齐声问道:“什么歇语?”

默意朗声道:“心中存人为正,心中存已为邪;心中存正为正,心中存邪为邪!”

郭浪喃喃地念着那前两句:“心中存人为正,心中存已为邪;”脸上汗水又不禁涔涔而下。

素梅念得却是后面两句:“心中存正为正,心中存邪为邪!”

两人都陷入了苦思。

默意微笑着注视着二人,过了良久,才道:“施主,现下你该知道你做的事是对是错了罢?”

郭浪叹了一口气,凄然道:“心中存人为正,心中存已为邪。我以前做事,从来都只管自己成功,从来都没管过别人会因为我失败;我只管自己不受师你责罚,却从来都没有管过别人死活。唉,我错了,这此年来,我都错了。”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又道:“原来我一直都做错了,自己却还不知道。”语气中满是凄惨之气。

默意道:“那施主你觉得自己的心灯是在点呢,还是在灭?”

郭浪凄然道:“晚辈一想起这些年来的所做所为,心中便一片冰冷,这心灯只怕。。。。。。只怕只就熄完了!”

默意又道:“施主心伤心灯已灭,便想心中从此一片黑暗了,是不是?”

郭浪点了点头,忽然又摇了摇头,忽然又一片迷茫了。

默意道:“施主,老纳说你差一点入了魔道,就是说此处了。”

素梅忙道:“大师,他虽然身带邪气,但良知未失,其心也善,还望大师多多开导他。”

默意拾起一块小石子,在身前画了横竖两条直线,在横线两端写了侠魔二字,在竖线两端写了佛狂二字,再在二线交岔处划了个小圆圈,说道:“施主,你现在正处于这中心圆圈处。若你心伤心灯已灭,便想黑暗无灯,那便是魔;若你一直逃避过错,心结难解,势必郁郁成狂;若你放下屠刀,诚心面壁忏悔,亦可成佛;若你心慰心灯之灭乃是为了重点,从此改行正道,大做善事,那也可成侠。”

郭浪眼睛一亮,问道:“所灭之灯,还可以重点么?”

默意道:“正是!多少当年犯过错事之人,后来改过自新,其心向正,也成了一代大侠。当然,也有不少犯错之人,认为大错已经铸成,便自暴自弃,变本加利,比以前还要错得厉害,这些人便成了无恶不作的大魔头。这也是心中正邪两方的极端。至于那佛、狂二字,那也无须老纳多饶舌根了。若是有缘的话,默意在少林寺恭候施主。”意思是说,若他不想成狂而想出家的话,少林寺愿意纳之并授以佛法。

郭浪看着自己身前的那个小圆圈,仿佛自己正置身于圆圈内一般,若向左而行,则是个狂字,若向右行,那是个佛字;若转身后行,那便是个魔字,而自己身前的,则是个侠字,虽然这个字比其余三字要远得多,但他心中仿佛有个声音在大喊:“你不能转身,你不能转身。。。。。。”

默意看了看天色,说道:“施主,还望自重!但愿他日重逢,施主已经成侠向佛,切记不可入魔学狂。老纳告辞了!”说着,便站了起来。

第八章:正邪之分6赠经

素梅急道:“大师,你这就走了?那他。。。。。。”

默意道:“成侠成魔,成佛成狂,那得看他自己了。老纳可以为他解说佛狂侠魔,却不能让他学正弃邪,其后果如何,那得看他自己。”

却见郭浪已经站了起来,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晚辈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默意笑道:“看来施主真的觉悟了。可喜可贺!倒不枉费了老纳的一番解说。只可惜施主所悟,乃是我们佛家所说的‘顿悟’,而非日久所悟。这顿悟有利有害,所利者是觉悟已生,所害者是悟心新生,只恐不坚。这样罢,老纳这里还有一部佛经,今日难得与施主有缘,便送与施主罢。施主日后只需多加研读,必能化却施主昔日的戾气。”

郭浪道了声谢,但手接过,见是一本《论佛经》,纸质枯黄,可见是年久之物。

默意又道:“女施主,你受了伤罢?老纳有些。。。。。。”

素梅见他解导住了郭浪,心中大喜,不想再劳他伤神,便道:“我的伤不碍事,不劳大师费心。”

默意点点头,忽又问道:“请问两位施主,前往锦绣门是否由此路进城?”

郭浪向素梅看了一眼,问道:“不知大师去锦绣门何事?”他问这句话,自然是为素梅而问的。

默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