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个人来帮衬。”

陈胜文应下,皇帝也不下马。就带着太监侍卫绕过几处宫殿,在西华门外换了撵轿入宫,绕过金水河,慈宁宫,养心殿,就到了西六宫,到了储秀宫门外,瞧见了太后的撵轿在外头,于是就问迎出来的安德海,“这会子。是额娘来了?”

“是,钟粹宫太后来了,还有几个诰命在里头,陪着太后说话。”

同治皇帝点点头,跨进了储秀门,安德海在前头带路,皇帝看到安德海的背影,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悠悠开口:“小安子。”

“奴才在。”

“听说你开车马行赚了不少钱?还有那海河布行?宫里头的人可都说了。”

安德海身子一震,也不回头。只是稍微偏了下身子,恭敬得说道,“万岁爷说笑了,奴才哪里能赚钱。只不过是借着太后娘娘的主意,靠着皇上的龙威,和内务府的牌子,这才弄出了这么点场面,那里能说的上是发财呢。”

同治皇帝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安德海是机灵的人,连忙又说道,“万岁爷,下个月,英国要进一批新的马车,还有几种手艺精巧的市面上还没见过的玩意,原本是要放在外头的店里去卖的,不过奴才私心想着,若是没有个内行的人掌总,贸然拿到外面去,若是大家都不认得,岂不是丢了内务府的招牌?所以还请万岁爷帮着奴才把把关,看看这些新鲜玩意怎么用才是。”

陈胜文满意得点点头,同治皇帝微笑:“如此甚好,日后就这么办。”安德海笑眯眯地应下,没多会就到了储秀宫的正殿下,唐五福瞧见皇帝走进来,朝着殿内高声禀告:“娘娘,皇上来了。”

两厢的宫女掀开布帘子,皇帝抬脚进了正殿,自从太后垂帘听政,六宫太嫔太妃并外命妇请安都在养心殿,而六宫事物都去了慈安太后的钟粹宫,素来不用的正殿今日人声鼎沸,珠花点翠,锦衣华服,脂浓粉香,皇帝被殿内的暖风熏得脸上一红,看到正殿宝座上头坐着慈禧太后,只见她身穿明黄色绸绣牡丹平金团寿氅衣,头戴后头留着两条长长的绸带的坤秋,鬓边有银镀金年年如意纹簪,手上把玩着一把“鹤顶红”灵芝如意,正歪着头和坐在自己左手边的慈安太后在说着什么,慈安太后身穿一身大红色五福灵芝苏绣烫金氅衣,头顶喜鹊报春黑檀木大拉翅,位置稍微低了一些,可也是坐在丹陛之上,其余的丽贵妃、云贵妃等,进宫请安的外命妇等一干人团团坐在正殿的明间,见到皇帝进来,除了两位太后,其余的人都站了起来,太妃太嫔们不过是微微一福,外命妇甩着帕子半蹲下请安,“皇上万福。”

“起,”皇帝也甩着袖子,朝着主位上的两位太后半跪请安,慈禧太后笑眯眯地点点头,“快起来吧,”慈安见到皇帝起来一副风清月朗的模样,虽然还是十多岁的年纪,可依稀有了爱新觉罗家容长脸蛋,丹凤眼的模样,慈安想到当年圆明园的莺歌燕舞,看着同治皇帝恍惚出神,直到同治寻了一个锦凳坐下,慈安才侧过脸对着慈禧太后笑道:“如今看到皇帝这样的英姿,不由得想起了先帝在木兰围猎的模样了呢。”

谈起咸丰皇帝,大半的太妃太嫔们红了眼睛,慈禧太后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是啊,先帝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是在潜邸,而皇帝已经登基五年了。”

穿着枚红色海棠春色氅衣的丽贵妃虽然依旧是春容不改,可那娇艳的海棠花上似乎抹上了一层薄薄的愁雾,泫然欲滴,云贵妃扶住了丽贵妃的肩膀,轻轻抚摸,以示安慰,又朝着慈安笑道:“太后娘娘说的什么话,倒是让大家都伤心了。”

“阿弥陀佛,我这个嘴上没把门的,”慈安太后这会子才觉得自己失言,朝着慈禧太后歉意说道:“娘娘,是我疏忽了。”

“无妨,皇帝原本就要继承先帝的一切。这些话说说,让皇帝知道先帝的音容笑貌,也是好的。”慈禧太后强笑道,对着丽贵妃嗔怪道:“丽贵妃妹妹这是怎么回事?快收了那金豆子。倒是叫外命妇看了笑话呢。”

外命妇连忙道不敢,慈禧太后用手抚摸这鹤顶红的如意,漫不经心地问道:“皇帝从那里来的?”

“从西苑来的,英国商人拿了一个铁家伙来,才见到。不过还不知道功效如何,等到用的好了,再献给皇额娘,再发到内务府也不迟。”

“要我说,这些东西交给内务府去办就是,你身为皇帝,总是喜欢这些机器的玩意,不过罢了,比别的兴趣总要好些,”慈禧太后笑道。“当年圣祖爷也是最喜欢天文数学,这是格物致知的,好事儿,你喜欢也就罢了,不过只有一点,”皇帝站了起来,垂手听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