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阿古的眼睛亮了一下,却是摇了摇头:“升官什么的我不在乎,只希望少点麻烦而已。你放心,我答应的事一般都能做到,而且十万本学说而已,只是几个时辰的小事。”

“几个时辰?”看见他们的修为都能忍住惊骇的李正风,这时候硬是踉跄着摔了两个跟头。“几个时辰!”他大声惊叫,声音甚至吸引了外面几条街的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一个大儒的学说需要十个学子书写一年甚至更多,你几个时辰就能弄出10万本?你别骗我,我不是那么好骗的。对了,你用不着这样做,只要三年内给我弄出来就好,五年十年的也没关系。”

“是你着急啊,天天在这等。”

“我我我,我不急,我只想你别滥竽充数,真的,五年就好,不然十年也行。”

“我可没那个时间。”阿古叹了口气说:“其实需要十几天的,刻雕版啦,印刷啦,这些都需要时间,不过你那么着急,我干脆回趟师门,一会功夫就能弄出来了。”

“你你你。。。。。。”

“真没骗你,三个时辰后上出版社拿,哦,就是井楼的最顶层。”

。。。。。。

井楼的最顶层完全没有酒楼的样子,到底是人间界的出版社,井龙王根本没有理解‘装修’的含义。只见最里侧是一片空荡荡的地方,柳如是把印刷设备放在那里,又放了几个人间界的折叠皮椅。中间用屏风挡着,模模糊糊能看见一个千姿百态的倩影,正手持书卷,聚精会神地细细品读。最外侧是两排十六座的雅座,中间用绢布的屏风隔开,颇有种古代风茶室的氛围。

李正风一点没有坐下去的意思,他来回踱步,抓起茶盏又放了回去,喝口清茶也吐了出来。他满脸焦急,一个劲的大声嚷嚷:“十万本,三个时辰,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声音之大,井楼外都听得一清二楚。

“十万本?是学说吗?”一个路过的学子驻足。

“肯定是井楼没生意了,故意找噱头呢,刘兄莫要被骗。”

“哦,原来如此。可是。。。。。。这声音怎么有点熟悉。。。。。。是李正风李大人!长安城府尹!当朝文渊阁大学士!”

更惊讶的声音从楼外传来,李正风吓得捂住嘴巴,一挥手卷飞了那个惊叫的学子。他刚出手就整个人都悔青了,连忙跳出井楼。

“李大人,别来无恙否?”笑眯眯的声音吓得他立马缩回头。“错了,做错事了!”他气得直跺脚。他该把那个学子好生地请进来,喝杯清茶,顺便在井楼里休息个百八十年的,他自己付钱都没关系。可他动手卷飞了那个学子,瞬间把注意井楼的几个大儒都引了过来。

文渊阁十八大学士,连同他自己竟然到了十三个,他们围着雅厅坐了,和李正风说着话。

“李大人,您说的十万本可是您自己的学说?”

“素闻李大人的《三品问国》乃是足以开家立派的学说,只是无缘得见,若是有十万本,我等也可涨涨见识。”

“世人都说著作学说难,殊不知传扬学说更难,李大人,我大唐以文治国,大儒三十,学子八千,可识字者几许?略通文采者几许?若是有传扬学说的法门,还望不吝赐教。”

这些大儒口舌纷杂,三两句把李正风推到了大义的风口浪尖。李正风只是低头苦笑,心想阿古要是办不到可就糟了,事关自己的事情,这些大儒绝对比阿古灭了大使馆那种事疯狂几百倍。要是阿古能够办到——他整个人都傻在了那里。那样更可怕,无疑!

“你到底是谁?”他第一次思考这个以前没在乎的问题。大唐傲立地仙界,作为大唐的大学士,他只需要想着怎么民生安乐,对一些突然出现的新秀,从来不需要想其他的事情。

可如今阿古的所作所为太过恐怖,他真想寻根究底了。

而在井楼的天字一号房内,有个人比他更早了一步。欧阳休斜躺在阿古的床上,绣着游龙戏珠图案的蜀锦被子被他垫在了脖子下面当了枕头,房间最中央的桌子自己飘了过来,恰好垫住了他洗得发白的黑布鞋,桌子上的茶杯茶壶好像有只无形的手,自己倾倒了送到他的嘴边。

“好茶,好水,好个人!”他大笑着手舞足蹈。

声音没出半米就消散了去,旁边房间的白昂之等人一点没听到声音。他在房间里四处翻找,抓着阿古带来的美酒研究:“这瓶子好古怪,是琉璃做的吗?”抓住盖子一扯,坚硬的瓶盖就被他捏在了手里,他连忙灌了一口酒,又去研究瓶盖子,“造的不错,这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