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林小竹早已忍不住了,夹了一条鱼,轻轻咬了一口。这鱼大概是大火急煎而成,外面被煎得金黄,酥脆爽口,可里面的鱼肉却细嫩异常,轻抿一下便化在了嘴里,和着颇有嚼劲的鱼皮和鱼骨,滞留在了口腔里,使得那一股说不出的鲜香之味溢满了整个口腔。这股鲜香如此浓郁,饶是她刚才尝了那么多盐、糖、酱、醋,舌头没有平时那么敏锐,却仍然被这味道所惊艳了。

她现在,终于知道那天老头儿说到这鱼时,为什么只用一个“鲜”字来形容了。不是词语匮乏,实在是这鱼味太过鲜美,除了这个“鲜”字,再用其他词语,便冲淡了这鲜美之味,纯属多余了。

“这道鱼,我问过他们,也偷看过他们煎煮,并未用什么特别的烹饪法子,不过是普通的红烧手法。有这么鲜美的味道,只是因为这鱼本身就如此。”老头儿放下筷子,道,“这种鱼生活在漆黑的岩洞里,常年不见阳光,也不知以何为食,生长的时间再长也没有六两,所以被叫做‘没六鱼’。不过那条岩洞我去看过,地下水的水质极为清澈甘甜,再加上这鱼种类的原因,它的生长环境又如此独特,才有了如此与众不同的鲜美的味道。”

说完瞅着林小竹,问道:“吃了这鱼,你有何想法?”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吼来吼去

林小竹便知道这又是一道考题,放下筷子,想了想,道:“世上总有各种各样特殊的食材,可以做出极为美味的食物。但这些美食,却只有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方可吃得到。可我觉得,用这样的食材做出美味,除了赞叹一声,实不觉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同样的美味来,那才叫厨艺高强呢。”

“说得好!”老头儿道。今天林小竹的表现太过出色,现在她无论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他也不觉得奇怪了,“正如你昨日所说,把普通的大白菜做出山珍海味来,那才叫真正的大师。”

林小竹默然。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将大白菜做出山珍海味的味道,她在前世也曾听说过。只是那道清水菜心,看似普通,但用来将菜心浇熟的那点高汤,用料便极讲究,所费不小,仍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能吃得起的。

但想起这一阵所吃到的素菜,想起普普通通的冬瓜被李维柱那么一炒,仍然炒出让人垂涎的菜肴来,她又释然了。无论如何,能够学习厨艺,把最普通的东西尽可能的做出美味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让别人吃的开心,这就够了。

“来,别光顾着说话,把这鱼吃完。”老头儿指着碟子里剩的两条鱼,道。

想起自己今天来,没能给老头儿做菜。一会儿他又该吃不惯张东做的饭了。林小竹摇摇头,道:“不用了,我已经尝过这味道就行了。还是留着您一会儿吃晚饭吧。

这鱼如此美味,饶是老头儿这尝遍天下美食的人,都忍不住要一吃再吃。可林小竹小小年纪,却能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将这鱼留给别人。这让老头儿对她满意到了极点。便也不再推让,叫张大牛进来结帐。

张大牛进来,对老头儿作揖笑道:“一共八两银子,谢谢。”

“啥?”林小竹大吃一惊,看向老头儿。

张大牛连忙解释道:“我们那小酒馆虽然不大,却也是开了十来年了。向来不敢欺客,可不敢多要一文钱。因为这没六鱼极为珍贵难得,向来都是卖二两银子一条。小竹姑娘不信,尽管去街上打听打听。”

“是这个价。”老头儿点头。然后在怀里掏啊掏,掏出一堆碎银子和铜钱,递给林小竹,“我不耐烦数这玩意,你来给。”

八两……似乎那天老头儿还跟她说,他只剩了二十两银子了。现在,就四条鱼,就花了八两?林小竹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头儿前两天一下花了八十两银子了。这样美味的东西,一下吃上十条二十条,那也是正常的事。

不过,此时她看着那堆并不多的碎银与铜钱,再看看案台上估计花了不少钱买的各种调料,只狠不得把那两条还没吃的鱼退给张东。

把那堆银子和铜钱换算清楚,将钱递给了张大牛,林小竹把剩下的十两银子递给老头儿,不放心地交待道:“师父,这钱您可千万省着点花。至于厨艺的食材方面……本来那应该是徒儿自己去张罗的,可小竹现在没有能力,您把各种食材的味道用法和要注意的地方告诉我就行。到以后有了机会,我再慢慢去实践。”

老头儿不在意地点点头,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天色不早,赶紧回去吧。”

然而第二天林小竹来的时候,厨房里却堆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