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又自满、招展等偏颇品质,好好思忆凝留——我的刘德华时刻。”

影评人张伟雄曾经感慨地说。

刘德华在前几次均败给了梁朝伟,而这次,刘德华的呼声又非常高,很有可能这一届的金马影帝就是刘德华的。

但是,刘德华不敢大意,上一届颁奖礼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看到身边的梁朝伟,所以他会没有信心地回答:“他来了。”

其实,说刘德华“没有信心”只是一个表象,他敢又一次参加这个颁奖礼,就证明了他的心态平静如水。

一个人有了这样洒脱的竞争心态,赢输也就看得淡了。

同样,梁朝伟已经拿了那么多影帝,这次明明对自己得奖没有把握,却不远万里从韩国赶来参加颁奖礼。

这是梁朝伟身上超脱气质的最真实的展现,是对刘德华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比赛不是输便是赢。

去年梁朝伟拿了,我很替他高兴,他是一个好演员,他得奖是值得的。

我输了也没什么,依旧有很多人认为我不差啊。

只有一个奖,谁先拿去也没关系。

今年我没拿到,明年就再努力。

做人做事,平常心一点,竞争心是要有的,不过也要输得起才可以成功。

做大事要有广阔心胸,输不起的话,不可能有成功的。”

华仔的这番话,让喜欢他的人和不喜欢他的人都为之喝彩。

他和梁朝伟在这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奖中的表现,让过去对他们两人的一切猜测灰飞烟灭,原来,他们在私下里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最终,刘德华拿到了第四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回想2004年12月5日的第四十一届金马奖,当刘德华走在星光大道上的时候,主持人黑人非常诚恳地说:“今天晚上,全世界都希望你得奖。”

晚会现场,当黑人和大炳问谁是影帝时,全场齐声高喊“刘德华”;蔡康永则完全不顾梁朝伟的感受,戴上了一个“支持刘德华”的口罩;林志玲脱掉外衣,给华仔一个幸运的拥抱……

毫无疑问,那个夜晚是属于刘德华的,那个夜晚让所有的人都见识了什么是众望所归。

假如把刘德华排在从偶像演员过渡到演技派影星的话,梁朝伟就应该算是一块天生就会演戏的料,电影里只要有他在,其他人的光彩就出不来。

有人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梁朝伟的天才般的演戏天分和刘德华的平平般的演戏天分,好比是皇帝的儿子和农夫的儿子,皇帝的儿子长大了,理所当然继承了老爸的王位,但农夫的儿子凭借自己坚定不移的拼搏,硬是把一个王朝给推翻,自己当了皇帝,相比之下,扪心自问,哪个更难能可贵呢?

应该承认,香港演艺圈这20年来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刘德华和一个非常会演戏的梁朝伟。

这两个人真的是全香港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主持人宣布刘德华是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影帝时,刘德华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但紧接着,他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与身边的梁朝伟紧紧拥在一起。

“我很多谢梁朝伟,从韩国这么远也要赶来,明知道可能得不到奖。

这样的气量不是人人可以有的。”

这样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却是很容易让人落泪的。

9。从“烂仔”到“影帝”(1)

“刘德华什么都有了吗?

哈哈。

刘德华本人可没有这个感觉。

什么才是真正的‘什么都有了?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曾经拥有的成绩,你曾经走过的路,都是过去的吧?

今天我得到金像奖,我不可能永远活在今天吧?

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写这一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的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是由香港资深的专业杂志《电影双周刊》发起的。

《电影双周刊》的现任主编、同时也是香港金像奖协会的董事陈柏生至今仍记得25年前的情景:“记得是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我说‘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

“搞大一点”的意思是搞一个像模像样的颁奖礼,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在座各位编辑的支持,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