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部分 (第2/4页)

实真要论一论本钱,无漏渊、星满天也没那么差劲。毕竟是一方雄主,坐拥大军无数,如果拼命的话,就算西天稳稳能够得胜,至少也得掉几块肉。可长远看,冥王已经开始对他们索命,东方道家死撑阎罗,鬼主星君想要以后继续过好日子就得与西天结盟;再看眼前……佛祖在此,门下诸般大佛陀在此,这时候再争宝贝?得多傻。

不过还不等鬼主、星君开口。另个凶狠声音就抢先响起。

“呔!佛身孽心的怪物!”邪庙之前、苏景身边。三尸之首雷动天尊抬手指点佛祖开声怒喝,虽然‘双龙出海’之后疲惫不堪,但喝骂时依旧气量十足:“少要再逞凶作怪了,道尊已走……你还不快去追!”

‘咕’地一声。佛祖笑了。佛祖展颜。鬼主、星君都一起跟着欢笑起来。

可是佛祖面上的慈悲笑容才刚刚散开。眼中陡然显现惊骇,手印一转就此消失不见!祭起归巢密法,佛祖急返西天去!

一弹指间。佛祖消失不见;

第二弹指,灵山奉召离去;

第三弹指,战场中所有西天高人、佛家仙神领受佛祖法谕,祭起归巢心咒,急急返复西天去。

不到一个呼吸,佛们走了个干净,此刻两位鬼主、四位星君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散去。

“你别走,你别走,来与你家赤目真人大战三百回合!”

“拈花神君在此岂容你撒野,小和尚休逃!”

赤目、拈花不知佛门为何退兵,但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耽误他们对着佛祖离去的方向跳脚邀战,神气十足。

……

元罗山,东天道宗七十二福地之一。

三万三千里山连绵起伏,山中青青道家灵气氤氲缥缈,山间座座精巧道阁林立。

每座道阁中都有道家弟子端坐,阁大小不同,弟子人数或多或少,但无一例外,所有道家弟子都以七星阵位凝身稳坐,背后的长剑早已解下,横置于双膝膝头。

一座福地,七千七百二十一位弟子,除了一人外,余者皆闭目、一动不动。

唯一睁着眼睛的道人在山巅长亭,元罗山掌界真人、乙末仙。

乙末道长与另外六位持界真仙也结七星法位而坐,也将长剑横置膝头,与界内弟子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他们面前放了一只银盆。

盆中有水,水中有龙。紫金色、比着泥鳅还小的龙。

小小的龙,张牙舞爪着,在盆中游来游去,偶尔会张口吼叫一声。

龙小,所以叫声也不大,但它每开口吼喝一声,天空中必有一道血色惊雷呼应。

乙末真人睁着眼睛,他在看着银盆中的龙。整座元罗山,就只有他和六位师弟知道,盆中的龙还有一道烟霞影,影子不在银盆中、甚至不在东方,它的影子与龙雀刀在一起……

玉琼彭山岛,洞天道宗三十六洞天之一。

七十一万里岛屿辽阔,九万三千道家弟子于此修持,于此逍遥,于此淡看风云笑谈乾坤,但此刻无人笑,皆坐位七星,闭目凝神、屏息以待。

掌界真人为女冠,看上去十四五岁的少女,秀美女冠潦潦仙。

潦潦与六位师兄共守法位,秀目睁着,她的目光认真并专注,注视着身前的银盆,盆中有水,水中有龙……

大音阁,东天道本坛五大阁之一。

阁为化境,幅员只三百里方圆,但、天高三十扎、地厚三十扎。

大音阁内一百四十八位仙家常驻。端坐七星依旧,膝头横剑依旧,一枚银盆盛水游龙依旧。不过大音阁的掌座真人不在,首列七星阵是阁内七位护剑真人围坐的。

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本坛五大阁……整座东天道。

东方安静肃穆,气象庄严且凝重,所有道家弟子都在等。

这仙天从未太平过,可东方道家已经沉寂太久了,他们是仙庭中的隐者,不惹纷争不做倾轧,千秋万载地安宁、只求守护心中那一道逍遥灵光。

但逍遥不再时,隐者入世。

……

西天深处,灵山挪去后的深窟中,道家尊主周身禅光缭绕。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道佛两宗虽有共同之处。核心本义却是天壤之别,修道之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自己修成佛。

道尊不是佛,但他身周禅光却至真至粹至慧,浩瀚且纯正的禅家气意庇佑其身。道尊手上捧着的是一部佛经。除了中土人间外,无边宇宙中仅存的两部佛家真经之一。

护身禅家气意就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