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 (第2/4页)

徳,离山蚕健铭记千年。还是我来和这位婆婆说吧。”

和尚与老太婆这样争下去,迟早是个动手的局面,五长僧是为了离山弟子才和同门起了争端,三剑又岂能让他因为自己与同门结下深怨,这是离山律己待人之道,该是自己的事情,不能也不会落在别人肩膀去扛。

三剑转目望向了肖老太:“晚辈离宗,于此常驻,眼见诸位道友途径此处,心中不敢怠慢,守候路旁本就是存了听候吩咐、效劳犬马之意,婆婆有话尽可吩咐下来,力所能及决不敢辞。”

滇壶峰虞长老就是个圆滑人物,三剑得了几分师传,‘你划下道来吧,我接’这句话说得也算委婉。

“荒山野人,哪敢吩咐离山仙家。”肖婆婆的口气阴冷:“不过你说你在此修行,这等鬼话说得太没味道,骗不了人。”

离山修水,平白无故弟子跑到三十年能下一场雨就算发发大水的沙漠里来修行,哪里会有这等道理,只要稍稍有点见识的人就能晓得这个离山弟子不是在此修行。可三剑是在骗人么?

好歹修行四百年,滇壶峰上新起之秀中有他三剑一个,会说这等拙略谎言?究其根由,他就没想骗人,‘在下于此修行’只是顺个台阶、做个交代,彼此心知肚明。这般说法,要比着‘我在此做事,做什么不能告诉你’顺耳得多。

修行中人,‘做修行’就是最最简单的理由,大家互相留个情面,我不说你莫问,有缘再相逢时抱个拳问个好,如此而已。

三剑照顾了别人脸面,别人却用这份‘照顾’来回戳他的脸面,三剑笑了:“不应该啊,我这番骗人的鬼话滴水不漏,全无破绽,婆婆是怎么晓得我骗人的。。。不管怎样,婆婆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总是没错的,在下佩服。”

是褒是贬是夸是骂何须分说,三剑面上微笑不变,喜怒不形于色,这也是跟师父学的,更要紧的是骂过人之后要立刻转开话题,不给对方发作的机会:“婆婆代月巡天,巡到蚕健这里来,究竟想要巡些什么,蚕健等您吩咐。”

少年人话锋渐起,代月巡天,代的是哪个月?月上天的月;巡的又是那重天?月上天的天!可三剑为离山弟子,不同月不同天,你巡我作甚、直接说。

月上天内,此刻也有些修家觉得‘西钩’肖婆婆没事找事,无端端地去要折服人家小辈、拆人家的面子,可离山的少年不好欺负,一个钉子撞了回来,这又该如何收场,难不成真要先打了人家的娃娃,再惹出人家的大人么。

不过说到底他们月上天都是一家人,没人像五长和尚那样出言顶撞肖婆婆。反倒有些平日里与肖家交好的散修出声叱喝三剑,叱他牙尖嘴利不敬尊长。

叱喝声一起,场面立刻显出几分混乱。

三剑全不理会,他的目光只看肖婆婆。肖婆婆摆一摆手制止住身后呼喝:“古城遗迹,常掩沙中,东南离山派人来了西北荒漠驻守。。。老身姑妄一猜:莫不是古城藏宝,你才在此守护。”

老太婆自作聪明,不过也确实是个解释。在场不少月上天门徒都觉得此地当是有什么宝贝,至少会有出现宝物的可能,这次引来了离山重视。一个恰巧在附近的弟子先守住古城。门中重量人物、大队人马正在途中。这是正常‘套路’。

三剑未说话。

肖婆婆望向三剑:“后辈,怎地不吭声了。”

“我说有宝,婆婆肯走么?我说没宝,婆婆就信了?”三剑居然还在笑。笑得老太婆都烦了:“既然如此。。。婆婆你让我说什么好啊。蚕健在此静候吩咐。您老怎么说。我怎么听就是了。”

第三次,三剑讨肖婆婆要吩咐。

肖婆婆目光如针,逼视三剑:“天下宝物。缘者得之。老身巡查西天,大漠中若真出了宝物,我见不到则罢,落入旁人手中我也不敢抢夺,但宝藏地下尚未开启,我就不敢不为月上天尽上一份虔诚心了,后辈,你闪去一旁,我要:搜城!”

真要搜到宝物,没得说,取到手奉于十五尊者;什么都没搜到也无妨,警告这后生几句再扬长而去。。。最好是这后生不让搜城,大家能动一动手。肖婆婆心中对离山藏了一口恶气,否则也不至于专门来为难一个修行少年。

西天巡使,拥趸众多,至少在此地、于此刻,肖婆婆说上一句话,周围有的是人听。

离山少年看似识趣,立刻点头:“这古城不是我的,更是离山的,婆婆想搜就搜,在下不敢阻挠,不过。。。有一个地方搜不得,还请见谅。”说着,他半转身向着后面指了指,他就驻守在阵法旁,手指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