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出一件破褂子,看样式像是已故去的秀才爹的,褂子前襟缀了几个补丁,后背上一大块布倒是完完整整。

“你这是干啥?”李氏从外头端了水进来擦桌子,看到冬宝拿着宋秀才的衣裳看,不由得吃惊。

冬宝把衣裳后背上的这块布剪了下来,举在手里看了看,对李氏笑道:“做咱们的招牌!”

“啥招牌啊?”全子一听就来了兴趣,蹲到冬宝身边问道。

冬宝笑了笑,脸上却是一片认真之色,“以后咱们摊子上就竖一个招牌,让别人都认准咱们家的豆腐,告诉所有人,咱们家的豆腐就咱这么一家,别无分号。二狗他今天假借咱们家的名头卖豆腐,说明眼红咱们家生意的人不是少数,要早做防范,万一他们的豆腐不能吃,吃坏了人,闹出来官司,也跟咱们无关,省的到时候牵扯不清。”

一提到官司,李氏和李红琴心里同时惊跳了一下,她们两家都是孤儿寡母,哪一家都不敢摊上官司。

林实听了冬宝的话,郑重的点头,说道:“冬宝想的很对,这种事要尽早防范,难保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想歪点子害人。”要是有人琢磨出了做豆腐的法子,又想除掉冬宝家这样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打什么好主意。

“那咱招牌上写啥?”李氏问道。

冬宝想了想,笑道:“咱就写……宝记豆腐!怎么样?”

李红琴拍手笑道:“这个好,好听又好记。”

几个人当中,就数林实文化水平最高,毛笔字写的也最好看,写招牌的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到了林实头上,林实先是拿毛笔沾了水在石板上练习了半天,觉得写的满意了,才郑重其事的在布上写下了“宝记豆腐”四个大字。

等布上的墨迹干了之后,冬宝又剪掉了褂子上的袖子,在招牌上缝了一圈三角形的小布块,又找了根细细的竹竿,将招牌串了起来,以后她们家的豆腐就有了自己的品牌。也许现在品牌的影响力很小,冬宝有自信将“宝记”逐渐的推往安州,再推往整个大周。

下午的时候,李红琴带着张秀玉回家去了,冬宝和全子跟着林实又学了几个字,便往村头的老成杂货铺子里去,让老成再送一百斤黄豆过来。其实在镇上的大粮店里一次买一百斤黄豆要比在老成这里便宜一点,可一来镇上不给送货,冬宝家只有女人,扛黄豆回家可是个重力气活,二来据冬宝所知,镇上的大粮店都是单强的产业,她可不打算去照顾单强的生意,所以宁愿多花几文钱在老成这里买。

都是乡里乡亲的,老成虽然是个生意人,但还算厚道,卖给她们的黄豆基本都是好的,里面的土坷垃和石子都非常少,也极少有坏豆子。冬宝听说有些粮店,专门欺负面生的人,给的豆子不好不说,一袋五十斤的豆子里能掺上两三斤小石子,赚黑心钱。

到老成杂货铺的时候,铺子门口围了一群人在闲聊,其中赫然就有上午在集市上被梁哥吓的落荒而逃的二狗,光着膀子流里流气的站在那里,口沫横飞的说着什么。

当他看到冬宝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了,叉腰瞪着冬宝,又看到了冬宝旁边站着林实,原本想骂骂咧咧几句的,也不敢骂了,只是心头怀恨,张嘴吐了一口痰,差点吐到冬宝身上。

“哎哟,是秀才闺女啊!刚叔没瞧见你,莫怪啊!”二狗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林实沉着脸看了他一眼,拉着冬宝继续往前走,不搭理他。

进了老成家的铺子后,冬宝对老成说道:“老成叔,等会让贵子哥再去给我们家送一百斤豆子吧。”

老成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咧!贵子现在就没事,我这就叫他跟你们一起过去。”说罢,老成往门口喊了一声,蹲在门口听村里人闲话的贵子立刻跑了进来,冲冬宝和林实笑了笑,问道:“冬宝,这回还是一百斤豆子?”

冬宝点点头,笑道:“麻烦贵子哥了。”

贵子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挣钱的买卖谁嫌麻烦啊?

等贵子背着一个硕大的麻布口袋从杂货铺出来时,众人不约而同停止了说话,纷纷抬头看向了冬宝,眼神既是羡慕又是复杂。村里头没啥秘密,贵子前几天背了一百斤豆子去冬宝家,人人都知道,没想到,这才几天功夫,冬宝家就又要了一百斤豆子,生意可真是好啊!

这个时候土地收成几乎占了庄户人家绝大多数的经济来源,顶多也就搞搞副业,养个猪喂几只鸡,等过年了卖猪,平日里卖鸡蛋得几个钱,能出去挣钱的机会是极少的。就是到集市上摆吃食摊子,要没有过硬的手艺,生意也不好,还耽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